“苏轼笔法”碑 “苏轼笔法”碑(县级)“苏轼笔法”碑在蓬安县城银汉南65公里的来苏寨上。碑成矩形,通高1.15米,宽0.6米,厚0.2米碑眉横刻“苏轼笔法”四个10公分的楷书字,碑面中刻“洗墨池”,左刻“万充周四得备…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鲜店字库塔 鲜店字库塔(县级)字库塔位于县城北25公里的鲜店乡双柏树村,修建于清同治二年二月(1863),塔呈六边形,共五层,底层边宽0.74米,通高5.5米,均为石料建成,塔心内空,上小下大,成园锥形,直通塔刹…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千佛岩摩崖造像 千佛岩摩崖造像(县级)千佛岩摩崖造像位于蓬安县城东南35公里的罗家镇千佛寨上,造像始凿于唐代,宋、明、元、清亦有增加。千佛龛高5.5米,宽4.2米,大小造像1125尊,每个造像高11公分,宽7公分,慈…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桐桷寨摩崖造像 桐桷寨摩崖造像(国家级)桐桷寨摩崖造像位于蓬安县长梁乡桐桷寨村嘉陵江岸,大小共有七龛造像,大小造像共计30余尊,分布在200余平方米的山体崖壁上,距地面高度4.7米。其中1号、2号、7号三龛造像保存较…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蓬安城隍庙 城隍庙城隍庙始建于唐代(具体年代不详)。清康熙二十年(1682)重修,道光十五年(1836)再重修,现存正殿和左右厢房。城隍庙由正殿、左右厢房及侧门构成,建筑面积为2142平方米。…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蓬安文庙 文庙文庙首建自元初,明中叶曾移建于城北隅,万历三十四年(1606)迁复故址,天启年间与崇祯八年两次重修,现今的建筑为清道光七年(1827)最后重修,现保存的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相如故宅 相如故宅(天主堂)相如故宅为中式木结构建筑,四合院及前殿均保存完好,由前殿、山门、正殿及左右厢房构成,此宅院的四合院及前门房共有600平方米。司马相如父辈在秦末从中原徒蜀经此留居从事农耕,建宅两处,此…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新园桥亭子 新园桥亭子(廊桥)(县级)位于蓬安县新园乡山脚岩村南200米,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系木板平桥廊房,为单檐悬山式脊顶,穿斗式木结构建筑,桥长26.4米,宽3.2米高6.9米,保存完好,该桥建成以来不但…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利溪廊桥 利溪廊桥(市级)利溪,即蓬安县利溪镇,清同治年间(1862-1874)于三条溪河上修建大拱桥、粮食桥、萝卜桥等三座石拱桥,桥上皆有廊房。供行人憩息、纳凉和避雨,故称“廊桥”。…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蓬安接引塔 距今已有400余年的明朝万历年间的接引塔位于骑龙乡与金溪镇两乡交界处海拔为557.2米的西阳山山顶峭壁旁。据《蓬安县旧志》载:“西阳山有峭壁,壁立千仞,中有巨穴可容千人,旁有仙女石。”又传,曾因地震而…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蓬安崇庆寺 崇庆寺位于周口镇中华乡崇庆地村。为清乾隆年间始建,由山门、前殿、正殿、左右厢房和其他生活用房组成,为单进四合院穿斗式木结构建筑。自建修以来就是具有教化功能的一所寺庙。…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武圣宫 武圣宫原称关帝庙,供奉着关羽像。由于关羽曾被清帝累封为“忠义神开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宜德关圣帝”之故,关羽被誉为武圣,后名为“武圣宫”。系清晚期所建,由于受地势条件限制,整个建筑均依山而建。…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龙神祠 龙神祠龙神祠,亦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桐城文学家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爱国人士姚莹知蓬州时所创建,保存完好。祠边一座民国十六年(1927)重建的两层木楼及后边的一栋清代四合院建筑均保存完整。龙神祠由前…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玉环书院 玉环书院玉环书院,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安徽桐城派文学家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爱国人士姚莹任蓬州知州时所创建,现前面有讲堂及相连的左右厢房均完整,玉环书院由正殿及左右厢房构成,建筑面积为2025平方米。…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阆中锦屏山 阆中锦屏山系国家AAAA级风景区,古称阆山,有“天下第一江山”之誉。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川 阆中市锦屏山-省阆中市城南,因“花木错杂似锦,两峰连列如屏”,故人们通常都叫锦屏山。吴道子三百里《嘉…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读书岩石刻 读书岩,俗称状元洞,又称台星岩、南岩、将相堂,位于大像山上。出大佛寺沿虎溪而上,层峦处即见一天然岩穴,长34米,深约20米,穴口高4米许,有山泉从上岩流泻而下,汇为岩穴前面的瑞莲池。北宋阆中人陈省华为…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观星楼 观星楼,是纪念以西汉天文历算学家落下闳为代表的古阆中籍天文学家而建。在祖国古代天文研究的历史长河中,古城阆中曾经孕育出众多的天文学家,成为我国汉唐时期著名的天文研究中心。 出生在距今2100年前…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
巴巴寺 巴巴寺,位于蟠龙山南麓,为伊斯兰教嘎德忍耶教派第一位来我国传教的祖师华哲·阿卜董拉希(又称“西来上人”)的墓地。“巴巴”,即为阿拉伯语“祖先”、“祖师”的意思。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沙特阿拉伯麦… 发表于2021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