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贡菜
潮汕贡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潮汕有许多带“贡”字的食品:“贡菜”、“贡腐”、“贡菜脯”、“贡豆干”等,有的人将这个字理解为“进贡”的“贡”,这是错的……
在省城广州的大小食肆,正式上菜前常有一小碟“贡菜”供食客“磨牙”。此“贡菜”切成细长条,看起来绿绿的,吃起来脆脆的。有人说这种“贡菜”是特指某一种植物,有人说与“进贡”皇帝的“贡”有关。二说皆谬,其实“贡”字不过是“酵”字的音转。潮汕方言中有“香到‘贡’倒人”、“臭到‘贡’倒人”的俗语。
加工腌制食品需要发酵,潮人叫“起醅”。发酵是让原料中的微生物快速生长,促其霉化和分解,使色、香、味更诱人,如造酱、造酒和腌青菜等。我国运用微生物发酵制造食品的历史悠久,古语有一个“菹”字,指的就是经过腌制发酵的蔬菜。我国其它地方现在都把“菹”称为酱菜,唯潮人称为贡菜、贡腐、贡菜脯、贡豆干等。
其它地方是将菜骨菜梗或有块头的蔬菜晒干之后放进盐水里或酱油里浸泡,过些日子捞出来就可以吃,如北京和江浙一带的小萝卜干便是。贡菜和酱菜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阴醅”和“阳醅”。
阴醅是将要腌制的食物密封于容器中,让它在“黑暗”中发酵成熟。阳醅则是先将食物密封,等到它“起醅”了,再放到阳光下曝晒,“吸日月之精华”(这是许多“贡”类食品常用的广告词),在阳光下让其自然分解和成熟。时间短则十天半月,如贡菜、菜脯;长则一年半载,如鱼露、贡腐。用阳醅,“吸日月之精华”腌制食品的好处是不言自明的,其特点就香味浓烈,色泽淡黄明亮,有一股淡淡的酒香,诱人垂涎。
“贡”虽不是潮人的独创,但潮人却把一个“贡”字发挥到极致,创造出许多潮汕独有的“贡”类食品,菜脯、贡菜大家都熟悉,本文且不谈,这里只说“鱼露”。腌制鱼露的原料是巴浪、姑鱼和迪仔——鱼露厂师傅简称“巴姑迪”。原料进厂之后,先要将其储存在可容上百担的大鱼窖里;过了些日子,把它分到可容十几担的小鱼穴里;再过些日子,又把它分到大鱼缸里。
晒场占了鱼露厂的大半。许多鱼露厂工人每天的工作就是上班先看天,天气好,就把盖子揭开,让原料曝晒。工人手执一把小桨,时不时往缸里搅拌,把下面的鱼翻上来见阳光。到了晚上,又把盖子盖上。如此反复半年。
在光合作用下,鱼慢慢分解,鱼肉化成鱼汁,鱼骨则下沉缸底。经过熬煮过滤便成了鱼露,成了潮人独创的调味佳品。真难想象吃蚝烙不蘸上等鱼露,能吃出什么感觉!有人说吃鱼露不卫生,其实货真价实的鱼露是最卫生的,因为鱼露的颜色不能用化学色料,是工人用白糖熬制而成的天然“酱色”。
潮人能把一个“贡”字发挥到极致,是因为潮汕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韩国泡菜和四川泡菜也很好吃,但吃起来就有一种阴丝丝的感觉,因为韩国泡菜和四川泡菜是不见阳光的,是“阴醅”腌制而成的,没有“吸日月之精华”。韩国的情况,咱不清楚,盆地里的四川和山城重庆比较缺乏“阳醅”的天气条件,所以川人特别渴望太阳,爱唱“太阳出来啰喂……”临海的潮汕地区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同时得到太阳神和大海的特别眷顾,一年四季阳光普照、海风吹拂。聪明的潮人,当然要充分利用这种天时和地利了……
“贡”字号食品,是潮人“贡献”给世人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