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山
古田山风景旅游区生物物种丰富,人文底蕴丰厚,四季气候宜人,景观优美自然,有“浙西兴安岭”之称,有“天然氧吧”之誉,是“生物源地,科考基地,文化灵地,养生福地,原生态旅游胜地”。
——生物源地。古田山地处中亚热带东部,属南岭山系怀玉山脉,孕育于中生代侏罗纪,距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由于白垩纪燕山运动,多次的火山爆发,形成整个山体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东、西三面群峰环绕,山势险陡,复杂特殊的地理地形成就独特的森林小气候,分布着全球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的,呈原始状态的大片低海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以华东植物区系为主,兼具南北特点,是联系华南到华北植物的重要过渡带;兼有华南成分、北温带成分及日本、东亚北美、印度、马来西亚、大洋洲植物成分和泛热带成分。据不完全统计,保护区内高等植物有244科897属1991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南方红豆杉,属珍稀濒危植物有34种,尤其是香果树、野含笑和紫茎这3种珍稀濒危植物群落之大,分布之集中,在全国罕见;大型真菌有207种,其中以古田山为浙江省首次发现地的有50种;脊椎动物有26目67科239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有豹、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4种,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有黑熊、白鹇等34种,列为省级重点保护的有36种。而且是黑麂、白颈长尾雉、黑熊、白鹇的主要栖息地;昆虫类有22目191科1156种,其中以古田山为模式产地的有11目37科164种。
——科考基地。古田山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而典型的生物资源,为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和机理研究提供了最佳平台,吸引了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汇丰银行、台湾、美国、英国、印度、巴西、加拿大、瑞士、德国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设立基地、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2002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与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在古田山建成了24公顷固定监测样地;2008年中欧合作项目(BEF-china)在古田山建立了世界上唯一一个在亚热带开展的森林BEF研究;2009年中科院、汇丰银行、美国地球观察研究所合作,在古田山成立了中国区域性气候研究中心(全球目前只有美国、英国、印度、巴西、中国古田山5个)。
——文化灵地。古田山不仅生态优良、风景优美、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一是佛学文化:古田山海拔850米处有凌云寺,又名古田庙,始建于公元963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二是历史军事文化:公元1357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交战被困后,安营扎寨于古田山,借古田庙之灵气,巧计大破陈友谅,从此百战百胜,1368年朱元璋称帝,在古田山有“朱元璋点将台”和“练兵场”为证。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粟裕、陈毅等也曾在此留下足迹,有“红军洞”“红星树”等为证;三是非遗文化: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所辖区域内悠久的历史成就了独特的民间习俗,如已有1100余年历史的富户村中秋节舞“香火草龙”于2011年被列为国家级非遗名录,唐头村的“古佛节”于2009年被列为省级非遗名录,古田村的“保苗节”和余村的“鱼头板灯龙”以及横中村的“跳马灯”等也先后被列为省市级非遗名录;四是古树名木文化:有“元杉”、“唐柏”、“吴越古樟”、“苏庄银杏”等,相传“元杉”是朱元璋亲自栽植,“吴越古樟”被称为“浙江树王”;五是民间传说:古田山保护区内流传有蛇不螯、螺无尾、水有痕——“古田三怪”等民间传说。
——养生福地。古书《广屿》曾记载:“古田名山为东南之名胜,为七十二洞天之一也”。古田山独特的地理优势与生态环境,孕育出“氧吧、矿泉、温泉”等极具挖掘潜力的养生资源。一是氧吧:区内负氧离子浓度最高达到每立方厘米14.5万多个,均值远超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二是矿泉:“古田山”品牌矿泉水,微量元素丰富,口感极佳;三是温泉:经地质学家多次勘测,确认古田山地下断裂层蕴藏着丰富的泉水,具有弱碱性及含氟离子高等特征,可进行氟硅理疗温泉开发利用。
——原生态旅游胜地。古田山旅游区内峰峦叠嶂,植被茂盛、古木参天、泉瀑飞流,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依据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经初步调查,拥有等级旅游资源单体69个,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26个。分属8个主类21个亚类,47种基本类型,并已形成旅游资源集合区。尤其接近100%的森林覆盖率,原始状态的常绿阔叶林、浓度极高的负氧离子气候,自然与人文兼容的景物景观。
信息来源:衢州市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