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延福寺
大殿重建于元延枯四年(1317年),为江南已发现的元代建筑中年代最早者。殿平面方形,面宽和进深均11.8米,5开间,重檐歇山顶,下檐为明代天顺年间(1457年一1464年)修耷时所增建。柱子除外檐檐柱外,其余为梭柱。柱础,一为雕饰宝相花的覆盆柱础,上加石质;一为质形柱础,前檐柱与金柱之间用乳袱,上施蜀柱,蜀柱为瓜柱形,下端刻作鹰嘴状,为国内现存古建筑较早的实例。大殿进深为人架椽(若加重檐部分为十架椽)。平梁上无诛儒柱,梁中部置护斗,但无叉手。阑额下施由额,不用普柏坊,为江南元代的普遍建筑方法。平梁梁底与金柱柱头之间,加弓形月梁,起牵作用,此种做法下开江南弓形月梁之先声。
大殿斗拱配置明问铺作三朵,次间和梢间各一朵;山面自南往北第一、二、四间各一朵,第三间三朵,上檐斗拱出跳系六铺作单抄双下昂,单拱造,第一跳华拱偷心,第二、三跳为下昂,昂面作人字形,下端特大。下檐斗拱用材小于上檐,五铺作双抄单横,偷心造,后尾双抄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