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魏源故居
故居始建于清乾隆初年,系魏源的祖父孝立公遗留下的产业。这是一座两正两横的木结构四合院,院前有木结构槽门,四周用干打垒土墙围绕,形成一个独立的院落。通面阔约43米,通进深约54米,总占地面积约2300平主米。槽门位于正房的左前方,朝向北偏东20°。其始建年代约为清乾隆初年。两栋正房和左厢房均为平房,单檐悬山顶,盖小青瓦。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左厢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右厢房为二层楼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底层五间全为谷仓,两端为楼梯间;二楼为读书楼,楼上镶着一副对联: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间。楼上的一切如旧。讲堂的桌凳仍摆得整整齐齐,只是人去楼空;师塾和魏源的卧室一字排开,”遗物尚存,让人想起席间夫子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引起满座哗然,学生智出“夕阳反照桃花岸”为之解窘的轶闻趣事。魏源学习时用过的那个背面镌有“墨有宝,书有香,一亩田,足稻粱”的砚池和一块刻有“文生于情有春气,兴之所至无古人”的压书竹片,听说已被收藏;卧室陈列的墨砚和刻着“学而习时之”的镇纸是代之而设的。里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张古式以屉桌和桌上那盏桐油灯,无不露出历经沧桑的痕迹和色彩。许是“墨有宝书有香”的缘故,诱得老鼠把桌子的抽屉啃出两个拳头大的洞,像历史的一双网洞察未来的眼睛。听说,魏源一向“寡言笑,鲜嗜欲,虽严寒酷暑,手不释卷;至友晤谈,不过数刻,即伏案吟哦”因此,他积累了渊博的知识,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终于在学术上别开生面,好友龚自珍曾赠他一副对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综一代典,成一家言。”。
魏源故居所在地,名曰沙洲,实则是一个台状的宅地,因其地形狭长如船,所以又叫“船形上”。四周为开阔的田垅,一条清澈的金水河从院后穿过,垅中有狮、象两山分立金水河两岸,狮山如奔,象山如扑,连着南端看似闸板高耸云天的五主峰,形成故居所在地有名的“狮象把水口,金板铲龙门”胜迹。南面远处矗立群山峻岭的中笔架山,是由三座大山的山尖并排而成的一个大笔架,正好与读书楼遥遥相对,据当地老一辈谈论:正因为沾了笔架山灵气,才出了魏源这样有大学问的人物。魏源27岁那年,全家迁往江苏定居,自此便很少回故居了。1951年土地改革时,这所房子被分给魏源之房族后裔魏华柏等几户贫下中农居住。1994年,隆回县人民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将故居内住户全部迁出,收归国有。1994年、2000年和2006年国家文物局先后三次拨款进行了维修。
魏源 (1794~1857) 魏源(1794.4.23-1857.3.26),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魏源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坚决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学者。魏源同林则徐一样,是鸦片战争时期“睁眼看世界”,最有眼光的人物。他既坚决-侵略,又重视了解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作为对付侵略的重要方法。魏源学识渊博,著作很多,主要有《书古微》、《诗古微》、《默觚》、《老子本义》、《圣武记》、《元史新编》和《海国图志》等。 ......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