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山
凤仙山春天藤花遍地,夏日飞瀑流泉,秋天红叶满天,冬日苍松翠柏,一年四季,生机盎然。凤仙山上有大片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蓬蓬勃勃,树种繁多,以四季常青的松树为主。黄莲、白蜡、桐花、山榆、蓉花、柏树以及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树木,在不同季节里呈现着独特的风采;更有橡树、五角枫在霜降后的深秋将大山装饰得片片金黄火红。凤仙山山势重叠,石头大的近万吨,有棱有角,如天刀裁齐,传说是盖玉皇殿用的天砖;“孔子讲学”石异常逼真,中间戴冠长须者是正在讲学的孔子,周围跪坐的是他的学生;“撑天柱”拔地高出12米;“鏊子石”平平坦坦,传说是仙人摊煎饼的地方;“老人石”、“蘑菇石”、“石船”、“男根石”、“神龟石”等等,形象逼真,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
凤仙山主峰—“两角”,海拔608米。在它东南下方100米许的朝阳处有玉皇殿、文昌阁遗址,这两所庙宇背后高耸入云的石壁上刻着“奉仙山”三个大字,虽锈迹斑斑,但因字体大,仍清晰可见。石壁下有一山洞,洞内滴水叮咚,潭清见底,四季常流。玉皇殿西北约100米处是“朝阳洞”,洞口面向东南,东望大海,洞口左上方石壁上刻有3个约12公分见方楷书“朝阳洞”,字迹苍劲俊秀,书法造诣颇高。洞口外两组东西巨石,象并排的长箭直插云端,即使狸猫猿猴也难登攀。洞内宽阔平坦,其空间约40平方米。往西北、西南又各有一小洞,西南的小洞深不可测,上方有一块自然落下的巨石,横拦洞口;西北的小洞往西北斜上方20米左右,即可望见从外面射进的一丝光线。
玉皇殿下方稍偏西南200米处是“三仙洞”,洞口向南。里面干燥平坦,光线充足,面积足有3间房屋大小;洞下山谷流水淙淙,若游人在此过夜,它是再好不过的天然住宿场所。玉皇殿南200米远是“泰山行宫”,存有残垣破壁,那里地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草木繁茂,流水潺潺。楼远庵遗址离玉皇殿约1000米,是进凤仙山的必经之地,尚遗存石墩10个。仙姑洞在玉皇殿南约300米的山腰里。该洞巧夺天工,是人工开山而成。它建在东西宽约18米、高约12米的一块巨石上,洞口宽0.65米,高1.2米;洞深1.66米,宽1.7米,高1.73米。洞前有一天然影壁石,高约6米,宽约8米,上有汉砖汉瓦数块。
跑马岭位于凤仙山正南小山顶上,东西长约150米,传说是穆桂英驯马的地方,这里地势平坦,土层肥沃,是停车、食宿的好地方。灵官庙遗址位于凤仙山脚下的道士庄,群山环抱的龙泉之间有王林、元真禅寺遗址。据说崇祯三太子被清军杀害后,埋葬于此,故名王林。白塔寺位于玉皇殿东约3里的地方,塔上“老和尚洞”遗址至今犹存。凤仙山东西两侧半山腰中,各有一个库容量在100万立方的水库,形成凤仙山山水交融的湖光山色,平添了凤仙山的灵秀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