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多瓦清真寺
建于公元785年,科尔多瓦的清真寺以世界上最宏伟的清真寺为目标,接下来的两个世纪更是不断扩建,使得它成为当时回教世界最大的清真寺。由14世纪的穆迪哈尔(Mudéjar)式大门─宽恕门(La Puerta del Perdón)可看见种着橘树、棕榈树的橘园(Patio de los Naranjos)。清真寺的尽头是个回教式殿堂,中间是壁龛(Mihrab)朝向麦加(Mecca),供人膜拜。 前身为西哥德所使用的教堂,后经拉曼一世收购,改建为清真寺。在16世纪时,查理五世又对教堂大肆改造。再加上之前几位在位者的扩建整修,这座清真寺在经过几次改建后,使得风格变得有点混杂了。
罗马人到达科尔多瓦后,在城市四周建造了坚固的地基。公元第一个千年伊始,科尔多瓦成为西班牙辖区和罗马安达卢西亚行省的首府。756年,大马士革倭马亚王朝的最后继承人阿卜杜勒-拉赫曼在此定都,自称统治者。科尔多瓦城的杰作大清真寺,是西班牙地区最辉煌的东方文化纪念建筑。10世纪时,由于获得哈里发王国的地位,科尔多瓦经历了一段繁荣时期。作为西方人口最繁盛的城市,科尔多瓦成为伊斯兰世界最强盛的首都,鼎盛时期清真寺多达300所。11世纪,哈里发王国政治上0为两派。穆拉比兑教派和柏柏尔教的创始派,一神论教派,12世纪时双方重新和解。1236年,费迪南三世赶走了摩尔人,并且因加盟信奉基督教的卡斯蒂利亚王国,致使科尔多瓦陷入长期衰落。在查理五世统治时期,皈依基督教的大清真寺被改造成一座教堂。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