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玉皇阁
洞经音乐本是道家诵经的乐章,入清以来,儒、释、道合流,道教日衰,儒家兴盛,洞经音乐逐渐为儒生把持而成为儒家乐礼。故除道、释两教的庙会演诵外,儒家祭祀孔子也一样演诵。传入蒙自后,清乾隆至民国的百余年为其鼎盛时期。
蒙自的洞经共有三堂,老洞堂最先成立,时间在清朝中叶,王惟璧、李文柄为管,以诸天寺为诵经地点;其次是志化坛,掌坛人为李敏斋(名济宽,善中医),以玉皇阁为诵经之地;最后是义化坛,堂坛是张尔昌(字炽斋,张名之父),以武庙(新安所团保局设此)为诵经地。根据文昌宫的碑文,成立时间约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洞经坛从上而下信守儒家教义,坛规较严,受到出身、家世和品德等的限制,且入坛者不得再入他门。此外,妇女不得进入经堂。入堂演奏须先正衣冠,若有差错者,轻者罚跪香一柱,重者责以戒尺;若违犯堂规,情节重者予以除名。)
玉皇阁,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有,著名的有天津玉皇阁、吉林玉皇阁、银川玉皇阁等。玉皇阁,顾名思义,就是玉皇大帝在的地方,应属道教。但蒙自玉皇阁却很奇怪,它的底层供奉释迦牟尼?罚?胁憔捶畎⒚滞臃穑?ゲ泸?钣窕蚀蟮郏?诟笄暗钠教ㄉ习谧乓桓鋈?懔?峭ご筇?Γ?现?寮颐?浴胺绲饔晁常??┟癜病薄K?运邓?侨迨偷廊?毯弦唬?低ㄋ椎悖?褪欠鹗偷懒?习旃?牡胤健U庖彩撬?挠斜鹩谄渌?窕矢蟮牡胤剑?庖脖硐至嗣勺晕幕?亩嘣?浴?/p>
整个玉皇阁建筑群坐南朝北,三重檐歇山顶,梁架斗拱用材粗大,阁内存明永历五年(1651年)《常住通明阁碑》及清康熙二十六年(1627年)《重建通明阁碑记》。东西两阁通高12米,面阔,进深各12米,具清代早期建筑风格1983年公布为蒙自县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