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岱祠岑楼
岱祠,亦名东岳行祠,又名岱祠行宫、崇佑观、东岳庙。相传为春秋时期鲁班所建,确凿史料为《朝邑县志》和清乾隆六年碑石《东岳庙重修汉关夫子并总嗣圣母二祠碑记》载:唐贞观元年(627年)重修,宋政和八年(1118年)敕赐崇佑观额,明隆庆六年(1572年)增修殿宇。祠内原建和增建后的规模是:沿中轴线,前为山门,中岑楼(乐楼),东歌楼、西戏楼、广场、石牌教坊、左钟楼、右鼓楼、香亭、长春楼(阁)、献殿、正殿、寝殿;寝殿东、西、北三面连13间围廊环绕,拓基砌台,并有东、西耳房陪衬。东庑药王殿、温神殿;西庑有关圣帝祠、圣母祠;东、西庑并有七十二山神。由于历遭破坏,目前惟岱祠岑楼孑然屹立。
岱祠岑楼,亦名岱祠楼。位于岱祠中偏南方向,始建于宋代,历代多次重修。坐北面南,筑于16×11×1.8米高的砖砌石镶台基上,高约17米。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四周廊深2.8米,内有支撑楼板的柱子两根,径0.54米,高6米。内四侧有高10米的通柱12根。内东南角有木楼梯可上二层,二层置楼板,周有格子门窗,出门可沿周外廊环绕游览。
屋面为三重檐歇山顶,有吻兽。楼面覆盖琉璃筒、板瓦。砖砌山墙,并施琉璃彩绘龙虎斗纹浮雕,配有水波纹、云气、蔓草纹等图案。上层楼顶举折较高、中、下层举折平缓。
室内梁架为三架梁四椽屋带单步梁。檐下四周有斗?怼I喜阄?迤套鳎?植加谙蛲忾芰讲糠郑?泵嬗忻骷洳辜淦套鞲鞫?洹⒍?⑽鳌⒛厦娓饕欢洹V胁阄?钠套鳎?稀⒈绷矫嬗忻骷洳辜淦套鞲鞫?洌?溆喔饕欢洹O虏忝考洳辜淦套骶??欢洹>哦?砩嫌幸?罚?暗袷纬伞叭??啤笔窖?6?⑷?愣饭熬?鲇信?癜海?奶艚窍鲁?泄掖雇猓?褂械ネ菲旄耍ㄎ?宕??樱?鹬С抛饔茫??/p>
岑楼古建艺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辛勤劳动成果的结晶,是我们今天研究古代建筑学的宝贵财富。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对岑楼建筑艺术推崇备至,早于一九三四年就摄存照片,作为研究的宝贵资料收藏。过去的北平剧馆也珍藏有此楼的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