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洲白族古建筑群
喜洲白族古建筑群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滇藏公路东侧。
喜洲早在六诏与河蛮并存时就已是白族聚居之地,隋代称“史城”,唐宋间为南诏、大理国“大厘城”。清末民初,当地民族经济发展较快,主要建筑遗存多于此时建造,民国时又有营造,如清末赵家院、1920年建的严家院、1948年建的杨家院和董家院等。
喜洲白族古建筑群现存明、清、民国时期较完整的民居101院,加上现代承袭白族传统形式民居共约1500院。各院平面布局有一向一坊、一向二坊、二向三坊、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五福寿、六合同春、走马转角楼等式样。房屋构架为抬梁穿斗结合五柱落地的形式,内院屋檐为出厦、吊厦或倒座。建筑造型主房高、耳房低,正面设照壁。照壁多为三滴水面照壁,设庑殿式壁顶及脊,下用斗?怼1谏隙嗵獯?砑彝サ匚挥爰曳绲奈淖帧U毡凇⒋竺拧⒂卫群兔糯拔?窬咏ㄖ?笆蔚闹氐恪O仓薨鬃迕窬佑薪细叩拿褡逖А⒔ㄖ?У瓤蒲Ъ耙帐跫壑怠?/p>
2001年喜洲白族古建筑群作为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