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湖公园
桂湖公园在建造中,根据原有地形地物,包括树木竹林,都加以改造利用,它保留了长达一千米的饮马河(即清源河)。河道及其自然景色,把大片低温地改造成人工湖,将凿湖之土垒成山丘,形成错落有致的岛屿和优美流畅的湖岸线,桂湖公园占地208亩,其中水面82亩。湖上的建筑,吸取国内园林建筑艺术之精华,结构巧妙,工艺精美,楼、阁、亭、榭各式屋面全施以绿色琉璃瓦,平桥、拱桥、曲桥等各式桥梁多采用汉白玉或花岗石,显示了昔日宫廷园苑的豪华气派。桂湖公园年动工兴建,1988年对外开放,1992年初具规模,是镶嵌在四川历史文化名城新都的又一颗的明珠,是展现在成都平原上的又一处山水俱佳、建筑典雅的园林胜境、旅游名区。
桂湖公园的大门石狮雄镇,宏伟壮观,门匾为原-长张爱萍将军所书;门联五副,分别由楚图南、杨超题和周虚白、黄稚荃、赵蕴玉撰书。进门,碧草凝翠、竹树交荫、群芳争艳、蝉鸟谐鸣,充满了新建园林的生机。经过雅致的茶厅,踏着平铺的石每项,即来到湖畔的一组建筑群“沁春园”。园内的主体建筑为一座大型舫居,形如北京颐和园的石舫,有匾曰“逍遥游”,为我国佛教高僧遍能法师所书,取战国著名哲学家庄子的名篇《逍遥游》为舫居之名。这座舫居状如古代游船,上下两层,可供游人品茶、进餐、观赏湖光,真是苏东坡泛舟赤壁时所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韵味。
沿湖而行,湖岸迂回,道路弯曲。路左有溪流、港湾、花圃,路右则为土丘、树林、河岸。饮马河迤逦而南,流水淙淙。据说,三国时代蜀汉将士们常在这里饮马,此事虽不见经传,但从附近的名胜古迹弥牟八阵图、军屯镇和马超墓看来,“饮马”的传闻是有其依据的。
往事越千年,胜迹涉难稽。桂湖公园饮马河上却实实在在还有一座五百年前的古堰遗迹。这座堰是明代首辅大学士杨升庵的父亲杨廷和捐资修筑的一处农田水利工程。它年复一年,引水灌田,造福桑梓,农乡百姓不忘其德,故沿称此堰为学士堰。学士堰下游数百米处的新都城南门桥,即是杨升庵祖父杨春为便利城乡来往而捐资修建的清源桥。这座桥近年因市镇建设而拆除,不久,它将迁建于桂湖公园境内,作为饮马河上的新景点。
在饮马河畔,距学士堰遗迹不远的翠竹丛中,为新修的艾芜墓。艾芜,原名汤道耕,新都清流镇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艾芜墓由红砂巨石垒成,上端矗立着他的半身青铜塑像。身后的碑文记载着他的生平;胸前的碑面上“艾芜之墓”四个字,由当代文坛泰斗巴金手书。墓前端有一块正方形大理石,上部刻着艾芜的一段座右铭:“人应像一条河一样,流着,流着,不住地向前流着;像河一样,歌着,唱着,欢乐者,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下部嵌着一束铜质山茶花。座右铭、大理石、山茶花,寄寓着这位南行作家、流浪文豪不平凡的一生。
艾芜墓后百余米处,即是桂湖公园最大的建筑群“天香园”,取唐代诗人宋之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诗意。此园位于桂湖公署中心,四周绿草如茵,汉白玉雕人物、动物点缀其间。其主体建筑为高约30米的楼阁,耸立云端,故名云外楼。此楼座南向北,正面临湖,楼下有高达6米的石台基,如基装以汉白玉雕花勾栏,勾栏全长180米,共有栏板108块,雕着108种花卉,不仅有专供观赏的四季名花,还有黄瓜、丝瓜、苦瓜等农家果蔬之花,千姿百态,竞相争妍。台基前32级踏跺中间的红砂石御路上,刻着“九龙戏珠”图案,九条龙游于云水之间,神气活现,刻技精湛。云外楼为正方形五层建筑,中有螺旋状梯步可登,其匾额悬于最高楼檐下,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启动先生所书。伫立楼头,凭栏远望,桂湖的水色天光及香城的远山近景尽收眼底。
云外楼临水处,建有二水榭,东曰“迎晖”,西曰“步月”。楼之左右及后面,均有回廊环护,结构奇巧,木雕精美,楼西还有一座重檐攒尖顶八角凉亭,名叫南亭。南亭,唐代园林建筑名,在新都城南,唐代诗人张说有《新都南亭送郭元振、卢崇道》诗。当代一位有学者从诗句“竹径女萝蹊,莲洲文石堤”考证,桂湖是在唐代南亭的基础上建成的,故留南亭之名以怀胜迹。楼东不远处有“浮光阁”,取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浮光耀金”之意,匾额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此阁为三层,高约15米。楼、亭、阁并排而立,互为呼应,优美和谐。
下云外楼,过七曲白玉桥,经儿童游乐场,穿巨石垒成的门洞,有路通往升庵桂湖。沿桂湖公园西行,右有葱郁的桂树林,蜿蜒的石城墙,左有碧绿如茵的草坪,浮于水间的芙蓉岛及其它小岛。湖面上,从船坞发出的各式游船,穿桥拍浪,自在往还。游人们憩息于树荫下、亭台间、港湾内,一股股凉风吹来,真感到惬意。忆及升庵先生“君来桂湖上,湖水生清风”的诗句,更使人心旷神怡。进而联想到桂湖的过去和今日,展望看桂湖的将来……
景点位置
中国四川省成都新都区桂湖中路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