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子前墓群
1978年初春,该村农民在此掘毁一墓(编号M1)。墓中有重椁单棺,木器、陶器悉被丢弃毁坏,仅铜器被文物部分追缴收回,玉器出土数量较少,据称均为管、珠一类的小饰件,至今尚有部分散存于村民手中。此次出土的铜器有盘、盆、簋、壶、、削、戈、矛、镞、编钟等,收集到的一个铜鼎盖和兽面纹的壶耳,纹饰都很精美,可惜这些鼎、壶等十分重要的铜器却至今不知下落。出土的编钟共有7件,两件大的为钮钟,其余小的为甬钟。钮钟器形较大,通高43.5厘米,重11.6公斤,气象庄重,纹饰精美。
1985年,海阳县博物馆抢救清理了一座墓,编号为M2。出土器物较少,大部分为陶器,内中有少数为仿铜礼器的,如兽头?F等。铜器只出土了3件,鼎、盆。
1994年,这里M4的发掘是收获最为丰富的一次。该墓为土圹,因青膏泥的封护作用,墓内的重椁单棺保护基本完好,很多漆器、木器如壶、罐、俎、勺、戈柄等也都形状依旧,色泽如新。出土器物总数达240余件,其中铜器60余件。主要有鼎7,编钟9,壶、盆、簋各2,盂、?、?F、各1。其它尚有戈、剑等兵器。这些器物形制、纹饰有的十分精美。一?一盂还有铭文。其中盂器形硕大,通高47厘米,口径69.5厘米,四只兽头形大耳,通体饰华丽的龙纹,是这批铜器中最为精彩的一件。墓之附近还发现过数量不少的马衔镳之类的车马器。墓室之上填青膏泥为当时风气,起封闭和防盗的作用,该墓之中器物保存较好,正是基于此。椁四周有熟土二层台,一些随葬器置于其上。棺、椁均以方木构筑而成,其中外椁室墙板方木长达6余米,宽、厚度约0.2米,照此垒筑墓室,所耗木材相当可观。内椁和棺之间有头箱,大部分随葬品置于其中。棺为悬底式,棺内人骨已朽,骨灰之间散见佩、管、珠等玉器,当为主人随身装饰物。
由以上出土情形可以看出,嘴子前墓群是一处规格很高的贵族墓地,仅仅发现过三个墓,便有两座墓中使用成套的编钟,且有多重棺椁以及其他贵重铜礼器。《墨子·节葬》曾对当时的贵族墓葬风习做了如下描绘:“今王公大人之为葬埋,……必大棺(棺之在表者也。即椁)中棺,革贵(革绣也)三操,璧玉即具,戈剑鼎鼓壶滥(鉴),文绣素练,大鞅(马具)万领,舆马女乐皆具,曰必捶土余(使坚实),差通垄(做墓道),虽凡山陵,此为辍民之事,糜民之财,不可胜计也。”《吕氏春秋》也论:“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含珠鳞施,夫玩好货宝,钟鼎壶滥、舆马衣被戈剑不可胜数,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题凑之室,棺椁数袭,积石积炭,以环其外。”可见墓圹规模,棺椁重数,车马之葬、钟鼎之葬、器物数量等,均是墓主身份地位的重要表征。对照之下,嘴子前墓群应该是这样一处贵族墓地。
2006年嘴子前墓群作为周代的古墓葬,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