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土堡群
大田土堡始于宋元时期,盛行于明清时期,其建筑风格的唯一性、构筑体系的独特性、整体保存的完整性、环境风貌的原真性、成组聚集的区域性、建筑艺术的合理性、抗争自保的社会性均独具闽中特色,极具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大田土堡区别于闽西、闽南的土楼,江西赣南的围屋,广东的围拢屋和碉楼,四川、西藏的碉房,是一种土生土长的防御性乡土建筑。在福建乡土建筑大系中实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国古代防御性建筑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由于各种自然、认为等原因所至,现存土堡不到百座,主要集中在建设、广平、太华、均溪、济阳等乡镇,显得十分罕见和珍贵。
大田土堡现存数量居三明市之首,土堡群是福建现存最集中、数量最多、年代最早、结构最复杂、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土堡群,被列为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是三明市乃至全省少有的土堡民居结合体的精品。2010年12月,中国•福建土堡学术研讨会在大田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开发土堡旅游资源,延续土堡建造技艺,传承土堡文明意义重大。目前,大田县正在致力将大田土堡群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