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坪洲岛
该岛因没有海水浴场及旅游名胜,所以来访的度假客人几乎没有。前往长洲和大屿山的中途站,虽然没有海水浴场、也没有观光名胜,但坪洲也拥有宁谧、时光暂停的特殊风情。在码头附近仍可看见曾繁盛一时的烧陶店铺。由坪洲旧码头可以乘街渡到熙笃会神乐院,那里曾有个小牧场,由院内神父经营,现在虽然已迁移,但自制曲奇饼仍有出售。
历史
早在唐宋年间已有渔民居于坪洲,多为鹤佬人,其后有客家人到来营商,并定居于此。清朝中叶有吕(来自新安布吉)、钟(分支自大埔林村田寮下)、林(来自南岭围)诸姓族人相继迁入,散居在“大龙村”、“山顶村”、“围仔村”、“围仔井新村”及“大窝村”等,以渔业、商业及少量农业为生,以“坪洲湾”作为商业中心。
由于坪洲四面环海,容易取得可烧制成石灰的材料,包括蚝壳、蚬壳、珊瑚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坪洲发展灰窑业,开设多达11间灰窑厂,以“东兴”、“大利”、“胜利”等较具规模,有数百居民从事相关工作。直到30、40年代才因水泥兴起而逐渐式微。
1937年当时全东南亚最大的“大中国火柴厂”在坪洲启业,雇用2,000名员工投入生产。直到60至70年代坪洲的工业发展达到高峰,除火柴厂外,更开设有大型钢管厂、柚木??h厂、造船厂、纺织厂、牛皮厂等,还有陶瓷绘画加工厂、藤器编织及其他小型手工业,岛上有过百间厂房及山寨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