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隘祠堂
初步考证始建于清末,据碑刻记载,民国元年余氏族人曾进行修缮。20世纪30年代,有余隘余氏宗族人发起并未捐资修建余隘祠堂,修建方柱及水磨汀殿堂,上有雕梁画栋,下有二十四孝图木刻浮雕,其结构新颖,规模宏大,方内享誉。20世纪50年代后,余隘祠堂曾一度较长一段时期被作作余隘小学校舍,作为附近几个村子的农家子弟教学读书处所。自1998年以来,余隘村村委会和余氏后人捐资共计10多万元对祠堂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维修、装饰。祠堂坐北朝南,正门前有一条小河。祠堂由祠堂大殿、厢房、天井组成。大门宽2米,左右有门房,其粱柱为穿斗式木构架;天井东西两侧各建有厢房,东侧厢房有碑;正殿内屏以朱伯庐“洽家格言”,两边二十四孝,图诗相配,精致无比,历代名人匾联,举目皆是有一块十分醒目的匾额,上 书“源远流长”,红底金字,落款“蒋中正题”。祠堂规模宏大,木雕精细,栩栩如生,分别雕刻着余氏家训3幅,孝子图15幅。
至今,余隘祠堂是全族聚会的主要社交场所, 是宁波市区内规模较大且保存完好的宗祠建筑之一。2010年被江东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