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淮城遗址
临淮城始建及其沿革,还没有考证清楚。据《通鉴》载,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春正月,封子衡为临淮公。食邑即今正阳朱店的古临淮城。衡爱莲花,城河皆种莲,时称莲花太子。城内过去有临淮寺,在今朱店街南头。寺内有古柏树一株,后毁于淮水。明邑人张?|有咏《临淮古柏》诗:“皱尽霜皮干十围,苍颜无改市朝非。只应相伴长淮水,终古涛声送落辉。”明邑人张执中有咏《古临淮城》诗:“片石犹能识旧踪,寒芜漠漠晚烟重。曾经歌舞长淮水,不记年时古寺松。欹塔入云风月朗,断碑湿雨鲜苔封。犹闻白狗梁时戌,野草年年织翠茸。”明人张拔咏《莲花池》:“临淮遗址半蒿莱,池水涟漪一鉴开。白露自秋烟月晚,曾无人唱采莲来。”《方舆纪要》记载:“(正阳)县南八十里有临淮城。”从许多歌咏临淮故城及其遗物的诗歌来看,遗址原是有迹可寻的。随着岁月的推移,遗痕旧迹越来越少,已无可考证了。
临淮城遗址历经多次普查并采集了很多标本。2003年,因修路进行的局部考古挖掘时出土的铜器、陶器等文物,对研究东汉时期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及城址建筑的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及考古价值。200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