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藏经楼(孙中山纪念馆)
藏经楼是中国佛教协会于1934年11月发起募建的,1935年3月动工,次年10月竣工。抗日战争中藏经楼曾遭到严重破坏,1955年修复。-中再遭劫难。1982年江苏省和南京市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将藏经楼按原貌修葺一新。
主楼外观分为三层,实际中间还有一层夹楼。原第一层为讲堂,中为大厅,四周为回廊;第二层为静室;第三层阅经室;第四层为藏经库,总面积1600平方米。一楼中部大厅上高悬一座火炬形大吊灯,厅顶部饰有鎏金的八角形莲花藻井,显得豪华宏丽。
主楼后面是僧房,两侧有碑廊。僧房五间,建在中轴线上,僧房后建有东西厢房四间,东西碑廊各长125米,左右对称,环绕主楼与僧房。东西碑廊各25间,廊壁镶嵌爱国将领冯玉祥捐献的138块高1.90米,宽0.9米的河南嵩山青石碑,碑文为孙中山先生《-》全文,共6讲138块15.5万余字,每讲分别由当时的书法家张乃恭、陈天锡、连声海、李启琛、叶恭绰、郑洪年、陈仲经、蔡允、胡涤、彭醇士、王宜汉、李宣倜、王贤、邓粪翁等人书写,是一组书刻俱佳的珍贵文物。
藏经楼以及碑廊、碑刻是中山陵一处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在三楼屋檐正中悬有一方直额,-"藏经楼"三字,黑底金字,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武中奇题写。1987年5月7日经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将藏经楼辟为孙中山纪念馆。民革中央名誉主席屈武亲笔题的"孙中山纪念馆"楷书阴刻六个鎏金大字横匾,悬挂在主楼底屋正门上方。
藏经楼前广场,矗立着一尊孙中山先生铜像,这尊铜像是孙中山先生生前的日本好友梅屋庄吉先生赠送的。早在1895年1月孙中山从美国檀香山到香港,组织兴中会总部,这时与香港"梅屋照相馆"的老板梅屋庄吉相识,曾多次接受梅屋捐助的活动经费。不久袁世凯窃国称帝后,孙中山先生-去日本,就住在梅屋庄吉家中。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的结婚典礼也是在梅屋家中举行的。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外石象路7号中山陵景区内
类型:纪念馆
电话:86-025-84430116
官方网站:http://www.sunyat-sen.cn/?do=Index
开放时间:
9:00-18:0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中山陵套票90元(包含中山陵、明孝陵、灵谷景区以及音乐台)。中山陵陵寝(博爱广场、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景区免费对外开放。
孙中山 (1866~1925)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19......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