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柏胡同
在宣武门外大街的校场口路东,过去有一条很著名的东西向胡同叫海柏胡同。它所以有名,是因为在胡同里曾住有两位清代的文化名人:一位是清康熙年间《日下旧闻》的作者朱彝尊;另一位是孔子的后人、剧本《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
海柏胡同成街在明代,胡同最早有一座明代古刹海波寺,所以又叫海波胡同。得名为海柏胡同是缘于海波寺内有很多明代古柏,人们习惯将海波寺叫海柏寺,胡同也就随着叫海柏胡同了。这条胡同在清代时曾有不少文人居住,故在两侧的四合院内多有紫藤,“古槐、紫藤、四合院”成为海柏胡同的别样风情。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海柏胡同尚在,海波寺亦存(尽管早已变成民居大杂院),其红墙古建仍能看出一些原来的风貌。
朱彝尊(1629——1709年)号竹??,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康熙十八年开科入选,因他的知识渊博,深受康熙的赏识,他出身贫寒,康熙称他和另外两位著名文人姜辰英、严绳孙为“海内三布衣”。朱彝尊先在翰林院任职,后为起居注官,后又入南书房。朱彝尊是清初著名的学者,在《清史稿》中说他:“博学多识,凡天下之书,无不批览”。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康熙年间亲自编写鸿篇的北京史地书籍《日下旧闻》,在北京古代的史地书籍中,清乾隆年间编著的《日下旧闻考》是内容最丰富的了,但它是以朱彝尊的《日下旧闻》为基础,乾隆下旨、由-组织文人的官方编纂。为了尊重朱彝尊的原著,仍起书名《日下旧闻》,为了区别两书,加了一个“考”字。“日下”即京城、北京之意。“日下”一词出自唐初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望长安于日下”,以后就把日下比为长安、京城。而朱彝尊是一个人编写,其艰难可想而知。他从1600多种各类古籍中,选择有关北京史地方面的资料,常常是白天去访古探幽,深夜“挑灯夜战”。直到访问的古迹和史书上的记载大致相同,他才下笔。朱彝尊治学严谨,康熙年间的一些名人文士,如徐文长、徐乾学、姜辰英、冯溥、高士奇等都为《日下旧闻》写了序言。他们说朱彝尊写书是“精心搜讨,所至访求”。值得一提的是,朱彝尊还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好友,朱彝尊的《曝书亭集》就是曹寅捐钱出资刻印的,而曹寅的《楝亭诗抄》是朱公作的序。朱彝尊的故居在海柏胡同路南16号,门口有北京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院内为二进的小型四合院,后变为大杂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个地区改造,胡同随之拆迁。朱彝尊的书房是南屋,名叫“古藤书屋”,其窗前有一架古藤为朱公亲手所植,其藤枝干苍劲,紫花垂窗,朱公有诗云“爽开寻丈地,藤花紫满檐”。古藤书屋里,曾藏书万卷,这里也是文人墨客吟诗赋词常来之所。当时的名士如王渔洋(士祯)、查慎性、孔尚任等都是这里的常客。
孔尚任(1648——1718年),号岸堂,山东曲阜人。在京为官时是国子监博士,其在京故居也在海柏胡同,是一座大宅院,还有大花园,但其具体位置不好确定。笔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去海柏胡同几次考查,只有朱彝尊故居,找不到孔尚任故居。多有北京史地学者著文,说找不到具体地点。孔尚任住所的书房叫“岸堂”,也是孔公的号。孔尚任多有诗作,如诗集《长流集》、《燕台杂兴》等。他在《长流集》的诗题中写到:“岸堂予京宇也,在海波寺街。其前有青场,乃先朝牧马处”。并有诗云:“青草官田邻马苑,海波萧寺接天街”。孔尚任最主要的著作就是剧本《桃花扇》。在清康熙年间,出现了两个著名的剧本,一个是洪?N的《长生殿》,另一个就是孔尚任的《桃花扇》。我国古代戏剧在元代时曾出现过一个高峰,到明代时小说兴盛,到了清康熙年间,戏剧又出现一次小高峰,就是以《长生殿》和《桃花扇》为代表。当时有诗云:“纵使元人多院本,勾栏多唱孔?N词”。《桃花扇》的首演是在后孙公园的戏楼里,后来后孙公园的一部分为安徽会馆,戏楼在安徽会馆内。现在戏楼仍在、是北京历史最长的会馆戏楼,尤其是曾上演过名剧《长生殿》和《桃花扇》,更是名垂青史。《桃花扇》上演时是京城的一大文化盛事,由京城演杂剧的头班内聚班演出。内聚班是专门给皇宫演戏的,第一场上演由紫禁城中和殿大学士梁清标主持。演出当晚,看戏的-和有钱人抬酒置具,盛况空前,但《桃花扇》有强烈的反满情绪,在戏中就连秦淮女子李香君都痛骂降清的文人侯朝东(方域)。有人借故-,使该剧停演。在-很厉害的清康雍乾三朝,《桃花扇》一剧牵连了五十多人。幸孔尚任是孔子的后人,在康熙二十三年,康熙来曲阜祭孔时,是孔尚任演礼仪、讲《大学》,深受康熙的青睐,故被革职回山东曲阜。在孔尚任的书房前有一架古藤,传为孔公所植,孔公有诗云:“海波巷内红尘少,一架藤萝是岸堂”,孔公称自己的书房为“岸堂”。孔公还有一句专门写藤的诗:“藤花不是梧桐树,却得年年引凤凰”。
朱彝尊 (1629~1709)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坨,又号?舫、金风亭长,晚称小长庐钓鱼师,秀水(今嘉兴)人。明亡后,移居梅会里(今嘉兴市王店镇)。曾祖朱国祚为明代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朱彝尊出生时,家道中落,遇有灾荒就难以继餐,但他自幼好学,即使无以举炊也书声琅琅。青年时肆力古学,精研诗文,文名早著。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时朱彝尊年17岁,随岳父避兵嘉善县夏墓荡等地。七年在嘉兴参...... 详细+
孔尚任 (1648~1718) 孔尚任(1648~1718) 清初诗人、戏曲作家。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岸堂,又号云亭山人。曲阜(今属山东)人,为孔子64代孙。父亲孔贞□,崇祯六年(1633)举人,博学多才,崇尚气节,终生不仕。生平事略和文学创作孔尚任为孔子后代,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以后的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20岁前后,孔尚任考取县府学生员。后来参加岁考,没有录......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