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皋兰路故居
凡西班牙建筑其特点是外表有亮丽的色彩,屋顶坡度较缓,门或窗常带有西班牙螺旋形柱子,花园面积较大。张学良的寓所,旧称“张公馆”,红瓦屋顶、乳白色的外墙,白色檐下装饰设计得小巧紧凑。建筑高低大小前后虚实均有层次变化,兼有中国建筑的情趣。张公馆主楼,楼下为过道,南面有走廊,第二层是阳台。主楼面积约800平方米,楼下有大厅,是当年宴客之所。会客室在二楼。张学良、赵一荻的卧室在三楼,是西班牙式的套房,房内放着一张西班牙式的大床,现陈列物是按原样定制的。房外有20平方米的平台。楼前是一个大花园,面积约1000平方米,名为“荻苑”。园中栽种香樟、雪松、紫藤、玉兰、金桂、银桂等树木,草坪是马尼拉式的,还有可坐几个人的秋千架等。当年皋兰路是一条短短的马路,人行道上栽种了法国梧桐,枝叶蔽天,是一处十分恬静的住所,可是张学良在此居住的时间很短。1994年该宅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长子,清光绪二十七年即1901年6月3日出生于辽宁台安。1928年6月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张学良于7月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人称“少帅”,继其父成为东北三省最高统治者。同年12月他不顾日本和亲日派阻挠,毅然宣布东北易帜,遵守-,服从南京政府,后被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从此,所部习称东北军。1930年10月张学良任西北“剿共”副司令,指挥30万国民党军“围剿”西北红军,屡遭失败,其中尤以东北军损失惨重。至此,张学良遂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有所醒悟,始信唯有联共抗日才是出路。1936年4月张学良在延安与中共-副主席周恩来会谈,双方达成了联合抗日的协议。12月4日,蒋介石率数十名国民党军政要员到西安督战“剿共”。张与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第17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多次向蒋苦谏:消弭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未被蒋采纳,反被蒋勒令率部进攻陕北红军。张、杨于12日毅然在西安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八项政治主张,逼蒋联共抗日,同时致电中共中央。17日,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达西安,与张、杨协商,一致同意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随后与蒋达成停止“剿共”、改组国民政府等六项协议,从而为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走向全国抗战奠定了基础。25日,张学良自行送蒋回南京,被扣留,并于31日被军事法庭判处10年徒刑。4天后被蒋“特赦”,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从此,张学良先后被囚于浙、赣、湘、黔、台等地。1959年虽被台湾当局宣布解除“管束”,但仍受到监视。1991年3月张学良获准赴美探亲,1995年4月定居美国檀香山,直至2001年10月15日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101岁。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是个风云人物,但始终扮演了悲剧角色。1933年以后张学良曾多次来上海,并有过3处寓所。第一次是1933年3月,他通电全国决心下野并准备出洋考察,随后从北平来沪,宋子文为他安排住在福煦路(今延安中路)181号。张到了上海后,决定戒毒瘾。有一天,他把家里人和部下召集到床边,深有感触地说:“为报国难家仇,为收复失地,解救家乡父老,也为了我张学良的个人前途,我已下定决心,就是豁出一条命,也要在这里把这缠身的毒根除掉。在我戒烟间,对大家只有一条要求。”张学良说到此,随手拿出了放在床边的手枪。“无论我怎样痛苦难忍,谁也不许给我重新打针。谁这样做,我就朝他开枪。”张学良在亲友和医生的帮助下,经过20多天的痛苦,戒除了烟瘾,重新振作起来,恢复了健康。第二次是1934年1月8日,张学良从意大利回国,到沪后先暂住在莫利哀路(今香山路)2号洋房里。蒋介石决定让张学良东山再起重新掌握军权,任命其为豫鄂皖三省“剿匪”副司令,进攻鄂豫皖苏区的红军。他的侍卫副官长谭海物色了高乃依路(今皋兰路)1号的花园洋房,租了下来。赵一荻(赵四小姐)也从北平南下住此相伴。不久,张学良出任武昌行营主任,离开上海。而赵四小姐却常来此小住,因此这一处住宅又被人称为“赵一荻住宅”。
1935年,张学良去西安,10月至12月下旬,从西安到南京,参加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和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中旬,他第三次来上海,即住在高乃依路1号的花园洋房里。在沪期间,他去探望了东北同乡、著名爱国人士杜重远。杜因在主编的《新生周刊》发表《闲话皇帝》一文而被加上破坏“邦交”之罪判刑,全国各界进步人士纷纷提出抗议,国民党当局只得让他保外就医住入医院。张学良谈到中国局势十分危险,问他如何救亡。杜重远明确告诉他,必须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才能团结全国人民抗日。张学良又去拜访了即将出国的东北义勇军将领李杜,李杜劝他与中共人士商谈,并为他介绍了中共代表刘鼎。
张学良还在皋兰路1号宴请各方友好和旧部属,共议救国良策。他在沪虽然只有几天功夫,却开始了与中国共产党的接触,并积极寻找抗日救国的途径。据美籍学者傅虹霖著书披露,1936年张学良第四次到上海,由刘鼎牵线安排,与中共领导人潘汉年在上海郊外的一个餐馆进行了密议。接着,3月初张学良在洛川会见了中共代表李克农,4月9日又与周恩来副主席见面。可以这么说,张学良在上海的日子里,对改变其一生的思想、行为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解放后,此楼曾是卢湾区工商联民主建国会的办公处,1992年和1994年大修,保护起来。后改为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迎宾馆,并将屋内几处厅室,分别取名敬学厅、慕良厅、忆卿厅、少帅厅,厅内壁挂了张学良、赵一荻的照片及张学良的手迹。这是张学良在上海仅有的手迹。21世纪初,此楼改为荷兰驻沪领事的官邸。
张学良 (1901~2001)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陆军一级上将,汉族,祖籍辽宁海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民国四美男子之一。另有电视剧等以此为名。 参与战役:中东路事件、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热河战役,直奉一.二战 少帅 张学良 东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