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于西安交换学生时,总憧憬著一定要到当地名胜华山走走。欲登华山,可搭缆车或徒步上山,而以缆车上山仅需花上十分钟,即可见到金庸笔下“华山论剑”之处。
当初第一次与家人共同前去华山,因为考虑奶奶的身体欠佳,便搭著缆车登山,见到周围光秃秃、陡峭挺拔的岩壁,好奇著当地政府是如何把缆车建造起来的;而第二次前往华山,我们一群热血的同学,决心由山底登至西峰,此为海拔2082米,是华山五大峰中最低的一峰,大伙在夜晚于山底的餐厅用餐完毕,随即准备好行囊启程,包括了头灯、以利大伙识别的红头巾、以及登上峰顶所需的羽绒厚外套,听说,山顶气温接近零度。
大家边爬山,边看着皎洁的月光投射在岩壁上,一位同学唱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时间,同行的伙伴们也都哼起了旋律,大伙来自不同地方,却因过去所读的古诗词而有所联系共鸣,甚是有趣。
不知不觉,我们一行人到了山腰,此处有一个小亭子供大家休息、另外周边也有小摊贩让大家买点零嘴。我很佩服当地人们以人工方式背着各种干粮、水至山上;我们在休息的同时,也认识了另一团同校的登山社团,他们热心地告诉我们看日出的时间、介绍我们最佳拍照的角度。大家来自海峡两岸,能于华山一角相识,实在是人生的巧遇与缘分。
大约爬了五个小时至山顶后,便依登山社的建议,占据了其中一角好视野。因为当时为入秋之际、日出时间较晚,有些同学先租了一件厚厚的大毯子席地而睡、而有些同学则跟小贩买了泡面或热巧克力暖暖身;而后续至早上六点时,远方的天空由灰转向橙红,再隔了不到五分钟,瞬间金光乍现。
现场每个人皆发出惊呼,赞叹著大自然的美,我也出于心内默默感谢著父母,能够给予我经济上的支持,让我有机会至对岸,认识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体会著不同于台湾的生活。
原本大家的计划是登顶见到日出后继续往别的山峰移动,但因为体力不足而作罢,我们乘坐缆车回返,看着我们夜晚曾经爬行过的几乎90度垂直的楼梯,好在因为晚上看不见其陡峭,而能够督促自己不停往上爬,若是白天视野清楚,或许会因为其险峻而心生胆怯吧!此次华山行,唯一的遗憾是没办法见到长空栈道,此一景点因为冬天而封闭,不过这也好,留一个目标,之后再来!
至今当我翻阅过去的照片,仍会让我想起那段登华山的经历,是乘载多少著年少轻狂、流浪者的心?一伙年轻人努力探险未知的热情,而华山至今仍坚挺地伫立在西安,欢迎登山客的到来;不知道大家在登山的同时,是否也和我一样,想像著金庸笔下的英雄们乘风起舞、带给人们无穷的珍贵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