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极,探索无限”
PRO TREK PRW-50YAE,细节至上
90后南极科考队员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博士后 李航
五年前,我作为一名新晋科考队员,第一次踏上了这片被称为世界尽头的南极大陆。如今,我又来到了这里,飞行在广袤的南极冰川上,继续探索发生在这片大陆上的自然奥秘。
(题图)探索南极
与之前乘坐破冰船一路南下不同,这次考察我和队友们改为乘坐飞机前往南极,一路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途经澳大利亚霍巴特,南极大陆Wilkins蓝冰机场(澳),最后在距离中山站约10公里外的冰盖机场降落。与之前乘船相比,从国内抵达南极中山站的时间由一个月缩短为了短短3天,科考队员们也不必再去忍受海浪颠簸造成的晕船症。交通方式上的变化,提升了南极考察的效率,同时也极大地减轻了我们在路途上的身体负担。
我们乘坐的空客C19在南极Wilkins蓝冰机场跑道降落
南北半球具有完全不同的季节更替,因此当国内处于冬季的时候,南极正值盛夏。南极的夏天,冰雪表面呈现出季节性的消融,尤其是南大洋的海冰随着洋流升温迅速融化,这也为各国的科考提供了绝佳的时间窗口。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选择了在每年的11月前后派出考察队前往南极。
南极圈地标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块被人类发现的大陆,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原住民的大陆。“极”,含有“极端”的意思,而南极是地球的寒极、风极,但鲜为人知的是,它也是地球的旱极――尽管南极的淡水资源非常丰富,但绝大部分的水都以固态的形式存在,年降水量少得可怜,空气非常干燥。同时,南极大陆的面积十分辽阔,即使是在夏季海冰消融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达到约1400万平方公里,这比我国的陆地面积还多了将近一半。
从飞机上俯瞰南极冰盖
每到启程南极的时候,准备各种物资和行李都要花掉我不少时间和精力,除了考察队统一配发的服装和户外装备,加上我自己的各种摄影器材,以及一些必须却又非常容易遗漏的小物件,零零散散加起来实在是令人抓狂。但南极之美,值得我为之出发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这次临出发前,我早早地就将CASIO PRO TREK系列的PRW-50YAE户外腕表加入了我的必备物品中。之所以选择这款产品,原因有很多。首先,PRO TREK系列产品的户外专业性自不必多说,光是太阳能动力、100米防水、六局电波、罗盘、气压测量、测高、测温等功能,对需要经常进行户外作业的我来说都非常实用。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PRW-50YAE这款腕表的颜值。洁白而富有质感的表盘,像极了冰山表面的颜色,非常应景。而工业时尚感十足的机械齿轮状表圈,无时不在传递着户外的气息。
PRO TREK陪伴我来到了南极
北极周边是一片汪洋大海,而南极是一块被冰雪覆盖的大陆,两者具有本质上的区别。这座终年覆盖在南极大陆上的连绵冰川,被称之为南极冰盖(Antarctic Ice Sheet)。南极冰盖的平均厚度超过两公里,加上之前提到的南极大陆范围之广,由此可见南极冰盖的体量之巨大。由此显而易见的是,南极冰盖在整个地球的气候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南极冰盖对气候环境的变化过程本身也非常敏感,也被形象地称为地球气候环境变化的指示器。因此,南极科考不仅仅是探索和研究南极地区本身,实际上也是在致力于为人类更好地认识这个星球,保护自然、保护人类自己。
夕阳中的南极冰山
这一次我参加科考的主要任务是执行东南极地区的航空遥感观测任务,通俗来讲,就是利用机载科考设备对南极冰盖进行调查和研究,从而进一步揭示南极冰盖在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中的作用。从2016年开始,考察队开始利用固定翼飞机“雪鹰601”进行南极航空考察。“雪鹰601”是一架经过魔改后的DC-3机型,如今在机舱内搭载了包括冰雷达、航空重力、航空磁力和激光测高仪在内的一系列科考设备,成为了一个先进的极地空中科考平台。
起飞后的“雪鹰601”固定翼科考飞机
在飞行的过程中,利用PRW-50YAE的海拔测量功能,可以在表盘的数显区域很方便地获取当前飞行海拔高度。这里的海拔高度,是根据腕表的气压传感器所计算出来的,并且在海拔数值的左侧,还会显示出近期的高度趋势图,以便于查看最近的海拔高度变化。气压传感器也能直接提供气压信息,并且也支持显示近期的气压趋势图,借助PRW-50YAE的实时数据反馈以及我自身的专业知识两方信息进行结合,能预测出短期内的天气信息。
另一方面,在飞行观测中,我需要定期对科研设备进行检查,并记录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由于我们在飞行的过程中经常跨越时区,所以记录的时间都以世界协调时UTC为准。令我感到非常方便的是,PRW-50YAE腕表提供了世界时间模式功能,开启该功能后表盘的指针会显示为UTC时间,而当地时间仍会显示在数显区域,直到飞行结束后,再退出世界时间模式,表盘指针又会恢复为当地时间,无缝切换简直不要太方便。在这里要和大家说明一件事:就是我会先把世界时间的对象设定为UTC时间,再进入世界时间模式后,指针则表示UTC的现在时间。
在机舱中利用PRW-50YAE腕表的测高功能获取飞行海拔高度
除了飞行外,有时我也会外出执行一些野外考察任务,如果遇到地形崎岖车辆无法继续前进,那就只能徒步越野前行了。南极大陆绝大多数地区都被常年不消融的冰雪所覆盖,裸露的基岩仅在少数地区存在,而中山站所处地区正是南极大陆上犹如黄金般珍贵的丘陵地区。频繁地在雪地与丘陵间穿梭,会极大地消耗体力,加上戴了厚厚的手套,普通腕表会藏进手套与冲锋衣里面,这都使得在野外查看时间变得费劲起来。说到这里,我恨不得给CASIO PRO TREK系列的这款PRW-50YAE腕表点一万个赞―因为它原机配备了可替换的登山扣!!!也就是说,将表带替换为登山扣之后,就可以挂在任何具有卡扣的户外装备上了,比如专业的登山包和冲锋衣等。于是,在野外用手腕查看时间不方便的时候――尤其是攀岩等双手不方便伸展,或者佩戴厚手套将表盘遮蔽的情况下,腕表的登山扣简直就是神器!!!顺便说一下,腕表配备的杜拉软表带,兼顾了柔韧和亲肤感,由此可见PRO TREK在深耕户外产品时设计和选材的用心。
登上山顶后,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南大洋海冰
利用登山扣将腕表挂在冲锋衣上,查看时间、气压和高程都非常方便
使用登山扣之后,查看时间不用再将厚手套扒开或摘下
登山扣全貌
在南极工作和生活,一方面需要应对极端环境下的各种挑战,另一方面还得忍耐艰苦和单调的生活。工作之余,摄影是我最大的乐趣,这让我在远离祖国和亲人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慰藉。虽然我曾经在南极不间断驻守了近500天,但这里的风景和发生的一切,对我来说永远也看不够。时间在流逝,光影在变迁,人的心境也在不断变化,这些随机的因素组合到一起,让每一张照片、每一段视频都充满了可能性,而这也是我对摄影一直乐此不疲的源动力。
正值户外拍摄视频
冰雪环境中的PRO TREK腕表
与世界上的大多数人相比,我深知自己是特别幸运的一个。天空海阔、神秘狂野的南极大陆,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抵达,我却能屡次在这里生活和工作。尽管南极也有天寒地冻、风雪肆虐的一面,每张照片、每段视频的背后需要付出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但热爱不止,脚步不歇,我在这里所记录的一切,最终都成为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记忆,一段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褪色的记忆。
偶遇帝企鹅家族
在我记录南极风光的过程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拍摄手法――延时摄影(TimeLapse)。延时摄影是一种压缩时间的拍摄方法,往往通过数秒的视频片段来表现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甚至超过一天的光影变化。相比普通的视频,延时摄影的拍摄要更麻烦一些,需要每隔固定的时间触发快门拍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最终成为了延时视频中的一帧。因此,一段短短几秒的延时摄影素材,往往需要拍摄数百乃至数千张照片。
在制定好拍摄计划并架设好相机之后,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附近等待,或者去另外一个机位放置其他相机,这就需要准确的计时,好让我及时结束拍摄以提高效率。这时候,PRW-50YAE的计时功能就派上用场了。我并不需要记下每段拍摄开始的时间,然后不断地查看表盘,而只要提前制定好延时拍摄计划,并在腕表上设置好相应的时间,拍摄开始后需要做的就是安心的等待提示音,一切都变得井然有序。虽然计时只是一个简单的小功能,但我经常会用到,省去了我在寒风中撸起袖子频繁看表的操作,非常实用。
延时摄影拍摄过程中的冰山与海雾
开启腕表的倒计时功能,帮助我更高效地拍摄延时视频
再过几天,我这次的南极科考就满两个月了。由于有了充分的准备,这次的考察截至目前都非常顺利。其中,我对自己选择了CASIO PRO TREK系列的PRW-50YAE这块户外腕表感到非常满意,极大地满足了我这段时间在南极工作和生活的各种需求。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我经常使用的功能之外,我还非常喜欢它的一些其他特点,比如升级后缩小的表盘,可以在户外活动时尽量减轻对手腕活动造成的影响;再比如太阳能驱动,完全不必担心在长途跋涉中突然断电等等。
在南极冰原上查看气压记录
PRO TREK在南极稳定发挥,表现出色
如今,南极大陆正值极昼,黑夜将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缺席,即使到了凌晨十二点,太阳仍然悬在地平线上面,不肯落山。习惯了南极的季节更替的我,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南极冬夜,再次与神秘的极光邂逅在夜空下。
璀璨的南极光
而在接触PRO TREK产品的这段时间里,也被产品优质的细节以及人性化的功能所深深的折服。也希望以后的日子里,PRW-50YAE陪我度过更多的日日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