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影/高雄市新闻局
高屏溪沿岸是大树地区生活的缩影,旧铁桥、瓦窑、曹公圳连结起一道饮水思源的文化走廊。立夏的五月天,不妨来一趟低碳里程的绿色旅行,慢游寻访大树的水文故事!
在旧铁桥天空步道感受列车时光交错的记忆。
大树最老的历史建筑
沿着旧铁桥湿地公园自行车道指标,来到高雄农田水利会九曲工作站旁,有道阶梯往下走,才发现这处古迹实在太隐密,这竟是大树年代最久远的历史建筑。
曹公圳入水口为五孔水门,俗称五孔颔。
曹公圳由清朝凤山县令曹谨所创建,当时台湾南部发生严重旱灾,农作欠收,于是在公元1837年动工,费时两年完工,并在两年后又再完成另一水圳,灌溉区域由九曲堂起至左营、小港地区,包括左营莲池潭、澄清湖抽水站,皆从曹公圳圳道引水,奠定凤山富庶繁荣的基础。
曹公圳源头的土角砖上清晰可见清道光、光绪留下的碑体。
走水路古迹连连看
位于台29线上的竹寮取水站,1911年建成迄今也是百年历史,这曾是高雄地区最早的自来水抽取站,不仅从建筑外观一睹巴洛克建筑风格,竹寮取水站内的设施,更有相当珍贵的文化历史资产,动力间保持了四部动力机组以及手动开关设计原貌,甚至屋梁上维修的天车如今都已难得一见。
竹寮取水站至今仍完好保持日治时期建设留下的手动开关设计。(不对外开放)
凤梨山名不虚传
大树的好水造就了丰饶的农业,也带动产业的发展。由于大树土壤多为红棕壤土,加上丘陵转入平原地形,排水良好,最适合凤梨的生长条件,因而早年当地还有“凤梨山”一说。日治时期还设置了凤梨种苗养成所,30年代在大树就有多达21家凤梨工场,当年台湾凤梨罐头王国可说是当之无愧。
犹如废墟般的水压控制站,座落一片凤梨田间。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