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里,鼓上蚤时迁是探子,而体现在潮汕新年传统文化英歌舞中,时迁一哨子领舞是作为探子作用行或止。据说,领舞者时迁,手中舞蛇用以指挥,其实这蛇就是古傩礼中祭祀者所持的茅苇长鞭,用途是鸣鞭驱鬼。舞蛇开路,功用正与鸣鞭同。
一般认为,它脱胎于齐鲁秧歌,因潮汕人的远古先人从山东河北南迁,而来到闽越之地。
英歌舞表现山东梁山泊众英雄攻打大名府,营救玉麒麟卢俊义的事迹,领舞的不是带头大哥宋江,却是手持长蛇的小偷鼓上蚤时迁!其中三位女将是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一丈青扈三娘。
在广东的潮汕地区、福建东南沿海和我国的台湾岛广泛流传着一种叫英歌舞的民俗活动,它是一种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炉的民间广场舞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娱乐休闲活动得到拓展,英歌舞也由原来的宗教祭祀、节日庆典发展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广场健身方式,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体育。
据说300多年前,外江戏到普宁、潮阳一带演出梁山好汉乔装攻打大名府救卢俊义的故事,边唱边舞,当地群众学了他们的戏,以后在演出过程中逐渐删去唱的部分,保留和发展舞的部分,而成为今日的英歌。
第二种说法是来自少林,1989年2月4日《汕头日报》报刊普文《普宁南山英歌》一文中说:“占陇镇早塘英歌的来源,相传是在旧社会早塘乡一位最弱小的农民为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跑到少林寺学习武艺,回来后慑于封建势力,不敢设馆传艺,便把它改编成英歌舞,传教于农民,故早塘英歌又别具一格。它的风格是:‘打四门’。”
第三种是来自秧歌说。持此说法的人说,主修《潮州府志》的清顺治潮州知府吴颖在其《潮州风俗考》中有载:农者春时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一人挝鼓,每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并说“秧”与“英”潮音相近,转而成“英”。
第四种是由明末清初绍兴名士张岱的《陶庵梦忆》得到的启示,书中“及时雨”一节,说:“壬中七月,村村祷雨,日日扮潮神海鬼。余里中扮水浒……36人,个个呵话,臻臻至至,人马称妮而行。”求雨为什么要扮水浒,张岱说可能是因为水浒英雄的大哥宋江,而宋江绰号“及时雨”。扮演水浒就是要有“及时雨”。
近年来,汕头大学隗芾教授等学者提出了傩文化的观点。他指出:现代英歌舞多附会为“水泊梁山108将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其实这只是“流”,傩文化才是它的“源”。理由是:
首先是它始终保持着“驱鬼逐疫”的实用功能,它总是在过年或民俗节日里演出,只是在我们有意进行改造以后,成为了娱乐表演形式,才可能随时进行表演。在农村表演,要到各家登堂入室,在各个角落喧呼跳跃,直接目的就是要驱逐恶疫病疠之鬼,祈求平安。
第二,英歌舞不戴面具而画脸谱,这是傩面具的进化形式。英歌舞中除了几个主要人物被冠上梁山英雄身份而有固定脸谱以外,其他都是鬼神的脸谱,化装的原则也是愈凶恶、愈奇怪,愈好。可见其主要是用来驱鬼逐疫的。
第三,领舞者说是时迁,但脸谱却是黑白相问的鬼面,而不是戏曲中已经定型的三花脸。时迁手里拿的是条蛇,有人硬说这是攻打大名府时用的火把。这实在太牵强附会了。水浒英雄中哪一个是以蛇为武器的?其实蛇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龙的基础。潮汕地区在文化上与闽南是一个系统,而“闽”字就是表示门内祭祀“蛇”的民族。这是英歌舞中舞蛇的基础。领舞者就是古傩中的“蜞头”。
第四,英歌舞演员配合舞蹈动作发出的叫声,一定要不像人叫的声音才好,尖厉有力,就是模仿怪兽叫,以达到驱鬼逐疫的目的。
第五,英歌舞后棚队中有一对戴面具的老人,叫师公、师婆。这也明显与梁山泊英雄没有什么关系。而这正是傩舞中具有代表性的傩公、傩母。据太仓顾张思编《土风录》引《秦中岁时记》载:“岁除日,进傩皆作鬼神状,内二老貌,为傩公傩母。”此风随西秦戏等一起传到潮汕,至今几乎未变。
同样,陈创义在《歌舞看潮汕文化的兼容与创新》中也指出:英歌舞起源于傩舞与劳动生活。在广东民间艺术界,英歌舞被誉为:“北有安塞锣鼓,南有潮汕英歌。”
由于缺乏地方史志的详细记载,英歌舞的具体起源和发展脉络并不详细,总结起来主要有来自外江戏、来自少林寺、来自秧歌、来自“及时雨”、傩文化等。
不管英歌舞起源于哪一流派,不可抹杀的是英歌舞鲜明的民俗特色和丰富的健身价值。英歌舞仍被群众看作是英雄的化身、吉祥的象征和驱邪的魔力,但是英歌舞已经从原来单纯的游神赛会、驱邪纳吉、庆典表演,进一步发展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广场健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