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咖啡里,用“字母+数字”命名品种的操作并不算罕见,比如由肯尼亚Scot实验室选育的SL28、SL34,而今天要介绍的F1也是咖啡品种选育计划的结果。不同的是,F1并非指代某一个品种,而是一个类型或一类咖啡品种的集合。
咖啡驼孢锈菌(Hemileia vastatrix)是咖啡树主要的致病菌(叶锈病的来源),1970年席卷整个美洲大陆,多地咖啡树的基因单一性导致其无法对抗叶锈病,而一旦感染的后果就是全军覆没。
为了寻找能对抗越来越猖獗的咖啡疾病,法国农业研究发展中心(CIRAD)和中美洲国家咖啡组织(ROMECAFE)联合推出培育新品种计划,并由美洲农业研究所(IIAC)与哥斯达黎加热带植物研究中心(CATIE)协助执行。想通过杂交培育的形式,开发出高产、抗病,且兼具好风味的新生代豆种。
CATIE从数百个咖啡品种中,选用了卡杜拉、卡杜艾、卡蒂姆、萨奇姆(维拉萨奇与蒂姆的杂交种)以及一个古老的非洲野生品种Rume Sudan,以人工授粉的手段,提取了T5296(萨奇姆的后代)的花粉涂抹在Rume Sudan的花蕊上。
经过5年的努力,CATIE共收获了100个不同的新生代,并选取其中20支表现较优异的进行繁殖培育。这些F1的初生代不仅具备更强的抗病性和耐旱能力,还拥有更高产、味谱佳的优势,自然也在常规品种中脱颖而出。
不过F1也有缺点,一来它难以达到量产,因为杂交优势在第2代会开始逐渐衰退,即产生性状分离。所以大部分的F1不能以常规植物的自交方式培育后代,而是通过重复人工授粉或克隆的方法才能得出新一批F1植株,这也是为何这类咖啡品种普遍为称为F1的原因之一。
截至目前为止,培育F1的常见方式有两种:人工授粉和试管克隆。前者只能在实验室小规模进行,生产速度非常缓慢;后者则须涉及许多研究上的限制。无论采取哪种方式,一旦用于大规模生产,投入成本都将十分昂贵且工序繁杂,所以想将F1在产地广泛地运用并不太现实。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F1咖啡品种会有三个主要特点:这个名字指代一群豆种的集合;它们由两个基因差异明显的豆种杂交而得;只选用的一批后代。如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已商业用途的F1杂交种,比如拉丁美洲就有H1、Evaluna、Milenio、Mundo Maya、Nayarita、Starmaya,肯尼亚则有一支Ruiru 11。其中,H1和Ruiru 11最为常见。
H1,来自尼加拉瓜Sebaco实验室,它的全称是Centroamericano,由T5296和Sudan Rume杂交培育而来。在咖啡树的产量上,H1比其他传统美洲品种要高出22%到47%。植株的叶尖为绿色,对锈病具由较强的抵抗力,咖啡浆果病的抵抗力中等,但容易受线虫类侵害。
Ruiru 11是以卡蒂姆作为母本,父本则是一个复杂的杂交体。1968年,肯尼亚境内爆发咖啡浆果病(CBD),导致咖啡生豆减产约50%,位于Ruiru的咖啡研究所开始了一项育种计划,培育出的能免疫CBD的品种。培育专家花费多年时间先开发出了Ruiru 11的父本,共涵盖了K7、SL28、N39、Rume Sudan等多支品种的优势所在。在1985年,以当地命名的Ruiri 11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