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拉斯位于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之间,洪都拉斯是拉美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农业是主产业,因此咖啡生产在该国占有重要地位。在2011年成为了中美洲最大的咖啡生产国。
而早在18世纪后期,由西班牙商人首次将咖啡引入洪都拉斯,1804年开始小规模种植。但是咖啡生产是一项长期的投资,需要多年后才会有回报,而大多数小农户等不起这么久。在加上香蕉也是洪都拉斯的主要经济作物,于是很多小农户选择种植香蕉为主,因此咖啡种植并没有大规模种植。
到了19世纪末,洪都拉斯的咖啡种植渡过了起步阶段,当时虽然有不少咖啡种植园,但是规模比较少。另外,洪都拉斯的土壤、气候等天然环境与邻国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等咖啡生产国无异,但是因没有订单和港口交通,导致洪都拉斯的咖啡豆几乎没有出口,基本在自己国内销售。1894洪都拉斯的咖啡产量大约2000吨,其中仅有10%用于出口。出口主要是南部的太平洋港口阿马帕拉还有加勒比海深水港科尔特斯港。
直到20世纪中期,洪都拉斯全国修路、同时稳定基建。至此洪都拉斯的道路情况才得以好转,使农作物更容易出口。且香蕉豆产量开始下降,咖啡豆才慢慢崛起取代香蕉的地位。
到了1970年,洪都拉斯政府成立了洪都拉斯咖啡研究所,简称IHCAFE,该研究所主要是帮助当地咖啡品质的提升。为了更好更方便提升咖啡质量,该机构划分出六个产区,分别为科班区(copan)、欧巴拉卡区(opalaca)、蒙德西犹斯(montecilos)、巩玛阿瓜(conayagua)、阿卡塔(agalta tropical)、帕拉索(el paraiso)这些地区平均海拔达1100米以上。
但到了1998年洪都拉斯与到了名为“米奇”的飓风,暴雨造成的洪水和泥石流冲毁了大量农作物、咖啡农场和基础设施等,整个国家陷入混乱状态,之后持续好几年都在重建。不过目前的洪都拉斯真正稳步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