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咖啡出口的麻包袋上,会有一连串的英文和数字,例如“CERRADO NY-2 SC-17/18 SS FC”。这一串数字其实是代表巴西的咖啡生豆分级,是由巴西农业、畜牧业和供应部(MAPA)建立的,通常由具体产区、瑕疵分级、咖啡豆颗粒目数、杯测分数以及感官分级组成。
在巴西,一共分有26个州,其中有17个州均有种植和出口咖啡,因此巴西咖啡产区都是以州来区分。不过,随着精品咖啡的发展,人们对咖啡可追溯性的要求更高,产区有了更细致的区分,巴西的咖啡产区也区分出不少子产区。
相对比较知名和常见的有莫吉安娜(MOGIANA)、南米纳斯(SULDE MINAS)、喜拉多(CERRADO)等,因此由这些产区出产的咖啡豆都会具体标注。此外有部分咖啡豆会标注出口的港口,如巴西桑托斯港口就会标注“SANTOS”。
后面的NY2则是巴西对咖啡生豆的瑕疵分级了,该分级制度来源于美国纽约咖啡生豆协会(Green Coffee Association of New York),因此会以“NY”开头。不过,巴西咖啡的瑕疵分级中最高等级是NY2,而不是NY1,这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在其他一些咖啡产国,如埃塞俄比亚等都会有“G1”和“G2”等级划分。
按照巴西的等级划分,是通过采取300克生豆中有多少瑕疵豆,通过扣分法,瑕疵比例越多,扣分越多那么分级就越大,分为2,2/3,3,3/4,4分级,并以此类推。那为什么没有NY1最高等级呢,皆因巴西认为,要达到NY1等级就需要完全没有瑕疵的咖啡豆,但这个是完全不可能的。
咖啡主要种植在巴西中南部地势平坦的高原里,海拔在1000米左右,并且大规模种植,没有其他国家能接近巴西的咖啡生产规模。并且巴西是全球最先进也是最依赖工业化咖啡生产的国家,因此在巴西咖啡林间能看到大型机械作业,虽然机械化的采收能节省人力成本,但在一定程度下影响了咖啡的精品程度。
在巴西也有一些精品咖啡产区,咖啡种植在海拔1000-1400米的高山区,较为陡峭的地形区域,机械化程度有限,大多使用人工采收作物。即使使用人工采后咖啡果实,在质量和精品程度上有一定的保证,但巴西认为咖啡属于农作物,始终无法做到零瑕疵,因此没有NY1等级。
在生豆进行瑕疵分级后,就会使用筛网对咖啡目数进行分级,“SC”代表目数大小,在巴西最大为19目,但产量极少,因此17/18目或者16/17目会更常见。
最后,将会对样品豆进行烘培后杯测,杯测会使用精品咖啡协会(SCA)的杯测打分方法,并分为7个等级。其中,分数在85分或以上评为Strictly Soft(SS)级,分数在80-84分之间为Soft(S)级。
最后就是按照口感分级,通常分为Fine Cup、Fine、Good Cup、Fair Cup、Poor Cup、Bad Cup,共6个等级,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Fine Cup(FC)和Good Cup(GC)。
虽然,巴西咖啡的风味不出众,低酸度,但咖啡产量大,价格便宜,同时品质和风味稳定,具有可可和坚果般均衡的风味,味道香醇浓郁,因此在前街咖啡有多款意式拼配豆中,均包含巴西咖啡豆。
想要了解更多咖啡产地资讯信息,请直接扫码关注:咖评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