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欧北来旅行观察日记》蔡f达
阿嬷双手捡着花生,拨一拨,让它晒的更匀称。
“土豆,在以前,对我们澎湖人来说有很重要的功能喔,‘路灾某’(澎湖腔的台语‘你’的发音是ㄌㄨ拴?”阿嬷翻动花生问著。
“不就是吃的吗?花生可以做什么?为什么很重要阿?”回问这句话时,我心里想着(在台湾本岛随处可见阿,吃饭的小菜也都是花生,吃太多会长青春痘,好油,我不喜欢)。”
阿嬷:“以前没有油阿,我们这边以前炒菜要用油都是‘进口’的,从台湾来,很贵,花生炒一炒油很多阿,它对我们来说是‘油’的价值大于‘ㄊㄟˇ来呷’(拿来吃)的功能。”我:“阿……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阿嬷:“嘿阿,哩爱灾,因为我们这里谋架(没有这么)方便啦! 所以路去外面吃饭,注意看,很多菜里面都加花生下去炒,现在油已经不像以前这么难取得,但久了大家也习惯了,没花生好像‘减ㄧ味’。)
阿嬷说的花生炒菜,马上就印证在当天的午餐之中,我看着桌上的菜,味道已经是其次。反而,用心咀嚼这个澎湖在地的故事。
得到丰盛,让我们对于“得来不易”的感恩之心随之递减。“过盛,其实,也伴随着匮乏。”
每一个地方的生活环节皆其来有自,你也,听见各地独一无二的声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