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着行李箱,在“旅人书房”重新找回出走的勇气!(图/取自Fanily)
文/罗欣亚
台北市青田街的巷弄中,以“旅游”为主题的书店─“旅人书房”,开设在不显眼的巷弄旧公寓二楼。“我开店并不抱持远大的理想。总有一天,书店会因不再被需要而淘汰。在这之前,我只希望借由书店创造人与人互动的空间,也让大家知道多样性思考的可能。”书房主人张瑟伦说。
▲转向巷弄间的旧公寓二楼,“旅人书房”打开你看世界的心。(图/取自Fanily)
开书店前,张瑟伦从事国际贸易工作,“我好奇心重、爱旅行,也喜欢体验不同文化。”近几年,她觉得很多人的生活愈来愈受大型企业影响,资讯来源愈趋单一,“就像大家习惯网络上买书后,接收的资讯其实都被筛选过,久而久之,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消失。”为了找回“有书店可逛”的美好时光,让社会多一分独立思考的力量,她毅然决然大转行,从零开始,投入完全陌生的书店产业。
▲张瑟伦一步一步建立的旅人书房,店面不大,却可以让读者看见全世界。(图/取自Fanily)
“旅人书房”有另一个优美的名字,叫做“Zeelandia Travel & Books”。Zeelandia是荷兰人第一次在台湾兴建的城市:热兰遮城,也就是现今台南的安平古堡。张瑟伦说:“热兰遮是台湾第一次和世界接轨的地方,如果没有这些积极出走的航程,就没有随之而来的文化交流。旅行就是有这种开阔自己视野的意义。”
▲店名“Zeelandia Travel & Books”,纪念当年“大冒险”的精神意义。(图/取自Fanily)
旅人书房的书籍,不以“旅游地区”做分类,也少见旅游指南等工具书,因张瑟伦不希望旅行只是美食攻略,或景点式的图文分享,“自然环境、生态、本土文化、历史、探险,其实都是旅行的一部分,旅行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流。”张瑟伦用“迷台湾”、“迷自然”、“迷火车”、“游记探险”等具自我风格的方式做书籍分类,提供截然不同的旅游视角。
▲“旅行是一连串的自我定义”,反应在店主人充满自我风格的书籍分类方式。(图/取自Fanily)
张瑟伦说,因为是台湾少见的旅游书店,选书又有别于一般书店对“旅游书”的想像,开店前,特地向经销商要了所有书目,花了两个月时间,一笔一笔挑出旅人书房该有的书。“一方面不想要筛选过的资讯,一方面也想找出独特但少被看见的书。”店内一本19世纪的游记探险被收藏在奶奶的祖传柜子里,她笑说“这本非常特别,写法文多于图,加上背景是大探险时代就更具意义!所以,只分享不出售。”
▲店内有许多地图的摆设,仿佛鼓励读者积极向外探索外面的世界!(图/取自Fanily)
店内也常举办讲座,主题从各国文化、旅游生活到创作分享,无所不谈,“有客人说虽然与期待的不一样,但是收获很多。之前还有活动从下午两点开始,一路到七点还欲罢不能呢!”
▲找个角落、选本书,一个下午也可以充满“旅行的意义”!(图/取自Fanily)
【旅人书房】
电话:(02)2322-4772
地址:台北市106大安区青田街12巷12-2号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