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部落“莎韵厨房”的料理,是泰雅族妈妈的私房料理。
记者陈姿吟/宜兰南澳报导、摄影
还记得“赛德克巴莱”的莎韵吗?莎韵的故乡位于宜兰县南澳乡金岳部落,这里的原住民生活,看似已经现代化,但是许多原住民朋友,还是保有传统的方式生活着。在金岳部落,甚至可以吃到泰雅族妈妈做的原住民美食,料理食材全是当天上山现采的,保有最新鲜的滋味。
“莎韵厨房”是由金岳部落的妈妈们组成,以最具泰雅族女性的“莎韵”为名,开启了招待外来访客的原住民妈妈厨房;正在惊讶食材全是当天现采之余,料里已经上桌!
▲“甘蓝龙葵沙拉卷”吃得到两种菜的鲜甜滋味!
第一道“甘蓝龙葵沙拉卷”用甘蓝菜包裹龙葵菜,上面挤上甜沙拉,一口咬下蔬菜香味在嘴里散开,与沙拉甜味融合,十足开胃。
▲“小米腌猪肉”原本是用生肉,为了怕平地人吃不习惯,妈妈们贴心换上熟猪肉。
第二道的“小米腌猪肉”,口感类似咸猪肉,但不同的是,肉本身不放任何香料,而是上面裹上的小米咸味较足,是下饭的好菜。
▲“香蕉糯米饭”口感很Q,有香蕉的香气。
第三道“香蕉糯米饭”做法像肉粽或是甜粽,糯米口感Q,还有浓浓的香蕉味,但由于包裹于外的叶子取得不易,妈妈们得提早几天去寻找,制作上也十分费工。
▲“马告高丽菜”用马告调味,香气十分独特。
第四道“马告高丽菜”,用植物“马告”与高丽菜清炒,平地人对于马告较不熟悉,但其实早期台湾原住民会把马告拿来做为料理的调味,也因为有它的特殊气味, 这道高丽菜料理呈现的口味独特,且不加其他调味料。
▲“芋泥小米”是泰雅族原住民的主食;而“昭和叶吻仔鱼汤”完全不加任何调味料。
第五道“芋泥小米”,因为是原住民的主食,外观看起来像甜点糕,但其实口味并非甜或咸,如同白饭,为餐点的主角;而汤点的部分是“昭和叶吻仔鱼汤”,口味天然,完全不加任何调味料,喝到的是菜本身的甜味与吻仔鱼的鲜味。
一群原住民妈妈在金岳部落经营著“莎韵厨房”,热情的欢迎全台湾各地的朋友来尝尝,保留“取自大自然、用之大自然”的本质,让游客吃到最天然的原住民妈妈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