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后上学忘记带课本,总是急急忙忙地跑到穿堂去打公共电话,请妈妈帮忙送到学校来,以免挨老师的板子;更记得当兵入伍时,每到晚餐后洗澡前的时刻,公共电话前老是大排长龙,等著和重要的人说上几句话。随着通讯科技的演进,每个人身上绝对少不了的配件就是手机,联系事情只要拿起手机拨号通话,哪里还需要去公共电话前排队,就连要在街头找公共电话都还不容易呢。虽说公共电话已经被通讯手机给取代,但是在英国人的心目中,红色的公共电话亭却是极为重要,也是辨识度超高的文化标志,更是所有造访英国的游客一定要合照的重要景观!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伦敦奥运,以及庆祝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英国电信公司BT ArtBox发起了“电话亭再设计”活动,邀请了包括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的学生、知名插画家、英国时尚品牌Ted Baker设计团队等80多位的艺术家,为已有百年历史的英国电话亭重新打造崭新风貌。
为了要展现爱国情怀,英国国旗当然是不能少的设计重点,来自Peter Blake爵士的作品“Union Jack 2012”,电话亭外头全数覆以Swarovski的水晶,阳光照耀之下,更是耀眼夺目。
说到英国的象征,当然不能少了大笨钟“Big Ben”,作品出自当代新西兰艺术家Mandii Pope之手,创作概念启发自艺术家本人初到英国时的第一印象。
Howoco“Stop The Pigeon”,著名的伦敦标志--红色电话亭,是在1936年的时候,为了要庆祝乔治五世登基25周年,于是由Giles Gilbert Scott爵士设计创造了超吸睛的红色电话亭(Red telephone box)。醒目的鲜艳红色是英国邮政总局指定的颜色,又称为“邮政红”,并与英国邮筒的颜色一致。
曾为多家全球知名品牌,包括Coca-Cola、Google、Deutsche Bank等公司礼聘的当代设计师Benjamin Shine,则是精心打造出充满皇家气息的“Box Lounger”。(小编看了也好想要订制一个啊!)
英国当代艺术家Dave White的作品“Nowhere to Hide”,则是以充满野性的豹纹为主要设计概念,也间接提醒了世人重视稀有动物的保育提倡。
艺术家Gerry Judah用超现实主义的概念,将电话亭切割成一块一块,支离破碎的形体仿佛象征着电话亭即将消失走入历史。
The DnA Factory “The Poetry Of Life”,充满诗情画意的瓷器玫瑰花瓣,呈现出一种浪漫与怀旧的氛围。
Lidia de Pedro and Fiona Duffelen的作品“The Smile of a Tear”,从马戏团出走的想法启发,神奇地将电话亭转化成精彩的马戏团魔术表演,传达了魔术表演的神秘和魅力。
这些创意十足的电话亭,目前正在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展出,展览到7月18日伦敦奥运会结束,展览结束后这些充满设计巧思的电话亭将会被拍卖,而拍卖所得款项则是会捐给慈善机构ChildLine,帮助需要援助的儿童和青少年。如果你也想加入电话亭再设计的行列,不妨前往Design your own BT ArtBox,和世人分享你的创意电话亭!
童话严选之延伸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