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由日本学者在日月潭采集发现、并以旧地名命名的台湾特有稀有植物“水社柳”,因环境变迁曾被认为已在原发现地绝种;日管处因缘际会,获悉有青农成功复育该植物,9日在水社地区栽种80棵树龄8年的植株,期待营造水社自行车道,成为水社柳黄金意象!
水社柳花序金黄,又名“金柳”;因由草野俊助采集发现,因此也称“草野氏柳”,为台湾原生特有种。
水社柳之分布除了旧名“水社海”的日月潭之外,宜兰神秘湖与双连埤、屏东牡丹乡东源村山区也有发现;但因其生育地狭隘且极度稀有,野外成熟个体渐少,曾被林务局评估为“濒临绝灭”等级。
日月潭畔的水社柳,历水库兴筑、水位上升等环境骤变已消失约30年,民众回忆上次看到其冬季盛开的金黄花穗,大致都在1980年代;台湾生态学会理事长杨国祯、特生中心学者黄朝庆曾针对潭边现存原生柳树逐一检视,发现全数都是水柳,没找到任何1棵水社柳。
日管处9日所栽种的这批水社柳,来自头社盆地。921震灾后,特生中心学者进驻鱼池乡辅导农民环境观念,在生态课程中,发现头社大排岸边有10几棵“看起来很不一样的柳树”,经鉴定竟为台湾最古老,且与人们最亲近的水社柳群落。
中生代知识分子王顺瑜,不久后从外地回来,整合家乡资源自创农业品牌,并于2007、2009年以无性繁殖方式复育水社柳苗木;日月潭国家风景区管理处埔里管理站主任施宗泓,日前与王顺瑜接触并洽谈合作,玉成美事。
水社柳重返水社,日管处长洪维新、鱼池乡农会理事长刘启行及总干事王威文、特生植物专家黄朝庆都感欣慰且兴奋!这批8年树龄的植株目前都已含苞,有机会在2个月后,绽放金黄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