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影/MOOK景点家旅游生活网陈冠鑫
一府、二鹿、三艋?,曾为清领时期三大港市之首的台南,虽卸下200余年全台首府的光环,散布于各处的古迹名胜,仍向熙来攘往的游客们诉说着过往的璀璨岁月。然而漫步于台南七股与市区巷弄,传承已久的o_湖蚵田、炒鳝鱼等老行业,还有那近年透过翻新而找回生命力的老房子,即便没有赤]楼、安平古堡等历史性大叙事,但透过庶民生活的流转痕迹,更能让人体会古都府城时光荏苒中的古早味与老记忆。
漫游府城,透过老房子与老行业,找回古早生活的记忆与感动。(摄影/MOOK景点家旅游生活网陈冠鑫)
草祭书店,二手书的新天地
提到二手书店,很难不联想到旧光华商场时代狭窄如摸乳巷的昏暗陈列空间,或是近年颇具名气的连锁二手书店般洁净、井然有序的环境。然而位于台南孔庙对面的草祭二手书店、透过屋龄46年的老房子,带有裂纹的磨石子地以及古早木质书柜与家具、连接前后建筑物的古老天井,勾勒出不同于一般书店的古朴与雅致。
草祭二手书店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在后栋的两层楼高竹梯与书墙。(摄影/MOOK景点家旅游生活网陈冠鑫)
或许,草祭内的一景一物,如实反映店主人蔡汉忠对于草祭书店的想像:让二手书有个能重复被阅读、重新发挥价值,不输给新书的舞台。因此,在这栋打通了曾为三户人家赖以维生的老空间中,不论是早年磁砖浴缸或是木质窗框与压花玻璃旁的老式木头圆桌,老屋子、老家具与陈列其上的旧书显得如此浑然天成,也营造出草祭独有的风格特色。
透过木质老家具与老房子,蔡汉忠为二手书打造出不亚于新书的独特展示空间。(摄影/MOOK景点家旅游生活网陈冠鑫)
但也由于草祭搭上老屋翻新以及近年崛起的二手书店风潮,其独特的空间氛围吸引了许多醉翁之意不在书的游客前来朝圣拍照。爱书并努力延续书本价值的蔡汉忠,为了不让草祭沦为到此打卡一游的景点,不得不祭出店内禁止拍照的禁令,期待上门的客人能放下相机,在近5万册的藏书中,发掘一本与自己契合的好书,让书的生命力持续下去。
衔接前后栋建筑的古老天井,如今成为舒适的阅读空间。(摄影/MOOK景点家旅游生活网陈冠鑫)
B.B. Art,当代艺术与老屋的邂逅
同为老房子,除了书店与咖啡店外,还能有多少挥洒的空间,展现出不一样的老屋风情?座落于“台南第一街”的民权路上,青色外墙的洋楼顶上还有个“美”字,过去曾为台南第二大百货公司“美利坚百货”的B.B. ART,一进门,迎接客人的阿信《最后的扭蛋机》与不二良《小鼠》等艺术作品,透露了老厝的另一个春天。
杜昭贤透过当代艺术作品,为老屋旧空间找回生命力。(摄影/MOOK景点家旅游生活网陈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