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池冰蕙 摄影/池冰蕙、赖佩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搭火车吃铁路便当好像已成为一种传统,到台东也不得不到池上饭包走一遭,俨然成为当地名产,就如同到淡水要吃阿给一样顺理成章,但“悟饕池上饭包文化故事馆”可不仅仅是纯粹在卖饭包而已,而是活泼结合了饭包历史的文物展馆,互动式的装置搭配怀旧装潢,宛如回顾每个人心中的古早赶火车吃便当时期,令人格外怀念。
![](/travel/pic/20180222/331b7119fa9302f9af2315279760e78d.jpg)
池上饭包在台湾人的心中已具有代表性的地位。
池上饭包的历史可从1939年(民国28年)说起,当年的蒸汽火车从花莲到台东要八个小时之久,池上因为身处中转站,火车须在此加水加煤,旅客也可在此买到池上老店制作的饭包充饥, 初期的饭包是用竹叶包起的饭团,铺上卜肉、黄菜头、烤肉干、猪肝、瘦肉片、蛋饼、虾饼及梅子,后来经过数代改良后才使用木盒作为包装,让米饭更香Q可口,也成为池上饭包的代表性特色。
![](/travel/pic/20180222/5fe9aa7647f87c9f39a6278b04817e1e.jpg)
悟饕池上饭包文化故事馆内的怀旧火车,可在列车内用餐。
1999年,集山机构购并池上老店,重新包装以“悟饕池上饭包”出发,将传统饭包与现代的企业化经营方式作结合,导入ISO9001及GSP管理机制,永续推动台湾传统饭包文化。后续与池上乡公所成立“池上饭包博物馆”,展示饭包历史故事。2009年,“池上饭包博物馆”将原本静态式的展览改造成互动体验模式,生动的场景更加浅显易懂,让游客在吃着池上饭包的同时也感受到饭包精神与文化,并重新命名为“池上饭包文化故事馆”。
![](/travel/pic/20180222/004d52802c3b1793a67233a75f6554a6.jpg)
也可在2楼的教室区用餐,而黑板上的画像也并不是国父,而是创办着的画像。
“便当”一词其实是外来语,“饭包”才是台湾人自己的说法,池上乡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生产出的米品质优良,在农民精益求精的耕耘下,至今发展出多种种植方法,悟饕池上饭包也抱持着台湾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将原本的口味忠实呈现,招牌的饭包有卜肉、招牌肉、烧肉、香肠、嫩姜、卤蛋等基本食材,也另外研发出炸鸡饭包、鸡腿饭包、虾卷饭包、鲭鱼饭包、黑牛饭包等。
![](/travel/pic/20180222/14c90442ccc1c5e4f146afba0a349435.jpg)
招牌的池上饭包。
![](/travel/pic/20180222/f1005e653852d30f45754876d6494356.jpg)
感受在火车内用餐的好滋味。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