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赖佩暄 摄影/李欣怡
来到台东滨海的台11线,经过成功镇最北的宜湾部落时,千万别因贪快而错过了小巧可爱的“卡片教堂”!“卡片教堂”其实是教堂的昵称,而在这个名称背后隐藏着一段信仰与希望的故事,原来这间身处海岸线旁闪耀着白色光辉的教堂,真正的名称叫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宜湾教会,但也因为卡片教堂这个可爱的名称,让教堂询问度更高。
为何会称之为“卡片教堂”?原来是因为在民国65年时居民平日上的木造茅草教堂,受到台风的严重损坏,因此居民们决定重建一间能抵挡风吹雨淋的教堂,让他们能有个安全温暖的场地,继续他们的信仰。
当时有位部落族人拿出一张欧洲教堂的美丽明信片,是从前传教士为了吸引原住民小朋友上教堂的耶诞卡片,族人长大后基督教信仰及美丽的教堂身影遗留在他们的脑海,于是大家将教堂决定重建成卡片上的梦幻教堂。
卡片教堂正面采欧洲哥特式建筑。
最后,教堂建成了,但却因为经费有限,只有温暖精致的正面设计,从侧面观察便能发现它其实只是一座铁皮屋教堂,因此“卡片教堂”的昵称不迳而走。从平面的时钟、平面的天使,不妨可发现原住民天真浪漫的风格,这是他们将信仰努力化为真实,虽然只有一部分,但他们却凭著童年记忆与辛苦挣来的经费,实践自我的坚定信仰,对他们来说,这是一叶承载他们梦想的方舟,而这股力量对我们来说,更是我们所敬佩与学习的指标。
内部有着温馨明亮的简单祷告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