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欣怡 整理报导
浪漫不羁的法国,首都巴黎本身就是一座艺术殿堂,塞纳河缓缓流泄其中,载着旅人悠悠而过,河岸景观像画作般从眼前一幕幕掠过,令人沈醉!然而醉人的不只风景,还有不朽的艺术作品蕴藏在城市中,法国的三大博物馆:卢浮宫、奥塞美术馆还有庞毕度中心,在各自的领域都是首屈一指的艺术圣殿。
不过,法国艺术总是如此遥远吗?即日起在台北展出莫内、夏卡尔的作品,无论是印象派之父莫内,或是认为“爱就是全部,是一切的开始”的夏卡尔,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法国对他们的影响深远;想要感染这股法国艺术的力量,别错过这两场艺术飨宴!
一、法国三大艺术殿堂
1.卢浮宫博物馆
卢浮宫是世界最大、最具象征地位的博物馆之一,同时是古代与现代建筑史的最佳融合。这里有42万件典藏,时间起自公元前3000年到19世纪,但经常展出的有13,000件,其中不少是无可替代的。
卢浮宫的历史可追溯到1190年,当时国王菲力普二世(Philippe Auguste)为防守要塞所建,至1360年时查理五世将此地改为皇室住所,正式开启卢浮宫的辉煌历史,建筑师皮尔(Pierre Lescot)于15世纪中为卢浮宫设计的门面,就是巴黎第一个文艺复兴式建筑。罗浮皇宫做为权力中心,前后约有两百年,路易十四建凡尔赛皇宫后,它才开始没落,1789年法国大革命,皇权倒台,罗浮皇宫这个“艺术皇宫”正式蜕变为博物馆,对外开放。
卢浮宫博物馆的主要收藏分为7大部分,分别为古东方文物(伊斯兰艺术)、古代埃及文物、古代希腊、伊特鲁利亚及罗马文物、雕塑、工艺品、绘画、书画刻印艺术、罗浮历史及中世纪的罗浮皇宫等,在这些固定的展出外,还有许多临时性的展出和罗浮皇宫历史展。
2.奥塞美术馆
奥塞美术馆的楼层中一楼的绘画作品多为1870年代之前,印象派及后印象派位于上楼层,自然主义、象征主义位于中间楼层。大厅与中间楼层的雕塑作品,包含了罗丹、杜米埃、卡波、窦加等人的钜作。由火车站改建的奥塞美术馆,是欣赏19世纪绘画的最佳去处,也是印象派作品的大本营,举凡雷诺阿的煎饼磨坊、梵高的自画像以及莫内的诸多作品等,都是这里的镇馆之宝。
1986年法国政府决定将废弃的火车站改建为奥塞美术馆,馆藏作品来自卢浮宫与印象派美术馆,从1848至1914年的多种画作,主要从安格尔的新古典主义到后期印象派。另外有新艺术和雕塑品,如卡波的《舞蹈》,罗丹的《地狱门》,窦加的《著舞裙的少女》。
3.庞毕度中心
乍看庞毕度中心,目光很容易被颜色鲜艳的巨大水管所吸引,其实颜色各代表不同的管路系统,空调系统为蓝色,电路系统为黄色,水管为绿色,电梯和手扶梯为红色,五颜六色的水管显露在外,成为庞毕度最大特色。
有别于一般传统美术馆,庞毕度中心将重点放在推动当代艺术,以及提供公共阅读空间,不定期的各项展出,范围广泛,经常给与参观者不同的惊喜。其中重要的馆藏集中于国立现代艺术美术馆与工艺创作中心,收藏现代与当代的艺术创作,与当代发展深刻相关的艺术创作不拘形式,包括画作、造型艺术、装置艺术、建筑设计、摄影、电影、多媒体等,都在收藏的范围之内。
二、台北.遇见莫内、夏卡尔
1.莫内(Claude Monet, 1840~1926)
台北市立美术馆目前正展出法国印象派宗师克劳德.莫内展览──“莫内花园”。展览内容着重莫内生前最爱的花园──吉维尼(Giverny)创作之经典作品,作品年代自早期1873年到他逝世前1925-26年,展品洽借主要出自法国巴黎玛摩丹──莫内美术馆以及苏格兰国立美术馆等,共32件油画作品,展出最为世人着迷的河岸风光、鸢尾花、垂柳、白杨树、睡莲池、日本桥等与花卉相关为主题之作。展出日期自3月5日~6月5日。
台北市立美术馆正展出莫内特展。(图片提供/台北市立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