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如何最大可能的避免迷路?
“户外活动的时候迷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迷路之后因处置不当而导致的滑坠、失温、受伤、饥饿等事故。其实,只要有正确的处置方法,上述情况完全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发生。在迷路后,很多人往往慌不择路,平时不敢走或不能走的地方,为了急于摆脱困境,也会冒险尝试,安全事故往往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在迷路后,最需要做的首先就是让自己平静下来,冷静下来,要知道,慌乱中很少有人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只能徒增危险,既然慌乱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就一定告诫自己遇事要冷静。冷静下来之后,需要对自己现时的方位和来时的路线做一个分析和回忆。
关于寻路,下面几个经验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
走大不走小
择主干道而行
顾名思义就是在山区的各条道路中择主要干道而行。
这有两个注意事项:
首先,一般山区里的道路,只要沿着大路走,就一定能找到人家。所谓的大路,不一定指公路或者机耕道,也有可能是山间小道或者是田埂。
那么什么样的小路算是乡间大路呢?
举个例子来说,一座山上有很多条小道,如果其中一条是青石板铺就,其他的小道仅仅只是踩出来的泥巴路,那么青石板路就一定是大路,因为只有大路才值得当地人去用石板垒就;
如果所有的道路都差不多,我们就需要判别哪条路是经常有人行走的,例如其中一条道上密布人畜行走如脚印之类痕迹,或者有诸如塑料食品包装袋或烟头什么的,而其他道路上找不到人畜行走踪迹,那么有脚印的泥路多半是大路;
又比如,如果各条道中其中一条道两边的植物没有长到一块,道路很明显,而其他小道两边的野草都快长拢了,那么那条植被没那么密集的道路肯定是大路。沿着大路走,肯定能遇到人家,这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其次,在农村山地,不必完全拘泥于某一条道路,只要大方向对,顶多走点冤枉路而已,最终都能走到目的地。
走低不走高
低处有人家
央视播过一个纪录片,其中一个片段讲的是几个没有户外经验的大学生去穿秦岭太白,迷路之后领队和他的女朋友不顾大家反对,执意要往高处攀爬以便能获得更好的视野和寻找出路,结果一个队伍一分为二,其他人朝山下走获得了救助,而该领队和女友最终一死一失踪,为其错误决策付出了惨重代价。
一般来讲,山地里的人家大多数都是住在山腰或者山脚,少有住在山顶的。要想在迷路后找到人家,获得救助,那么往山下走,往地势低的地方走无疑是明智的。找到人家后,吃喝拉撒不用愁,还担心什么呢?
走明不走暗
白天赶路,不走夜路
明,指的是白天,暗,指的是夜晚。
换句话说,迷路后尽量不要走夜路,一方面是因为不熟悉路况,走夜路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另一方面,夜晚的时候走路,因为看不清周围的参照物,往往会让自己迷失得更彻底。所以,无论如何,一旦迷路,一旦天快要黑,必须就地扎营,以确保安全。
走水不走旱
水可保命,人延水而居
如果在迷路后,完全没有道路可循,那么小溪或者河流就是最好的向导。
一方面,只要有水就可以有效延续生命,另一方面因为山民往往逐水而居,住家周围不远都会有水源,即使附近没有水源,农家也会用一根细细的橡胶管从山上引水入户。沿着溪流的流向行进,并且注意观察地面是否有细细的橡皮管,找到人家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必须说明的是,所谓的走水不走旱,并不是说要严格沿着水岸行走,更不是要求在水里涉水前行,而只是沿着溪流或者河流流向的大方向行走。山区溪流往往岸边非常陡峻,并且很容易在天气恶劣环境下发生诸如山洪等灾害,要是涉水而行风险极大,切忌切忌!
走平不走险
不要将自己置身险地
在迷路之后往往会比较着急,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捷径尽快摆脱危险,所以很多人在遇到一些危险地段时候往往会做出一些冒险的行为从而导致发生事故。有相当多迷路后导致伤亡的事件跟危险地段坠亡有关。所以寻路的时候遇上危险地形,尽量不要冒险去做冒险攀爬或类似的事情,除非是迫不得已没有其他选择。宁可多走一些冤枉路,多耗费一些体力,也不要将自己置身险地。
饥&渴要注意
能饿死人,也能渴死人
1、合理分配食物
俗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脱困,所以在平静下来之后,对随身带的食物和水进行合理分配和安排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情况下,人只喝水不吃饭,可以活10到15天,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活一个月,比如前几年俄罗斯的漂流队员在新疆和田高海拔地区遇险,最终在只喝水不吃东西的情况下活了38天。
而不喝水只吃饭,几天就挂了,因此,水比食物更加重要。庆幸的是,在山区里到处都可以找到水源。所以,将食物和存水尽可能留到关键时候使用,对等待救援有着莫大的帮助,即使情况更糟糕,遇上断水缺粮,也不用太过害怕。
2、缺水更容易死人!
所以“水”在户外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户外时,除了要带够自己需要的水量之外,饮水的量也要严格分配好,不能像在家里想喝多少喝多少,想什么时候喝就什么时候喝。
除了饮用水之外,白梨也是很能缓解口渴的,白梨水分大,生津止渴清肺火,咬一口爽遍全身。户外活动带几个在包里,别嫌重关键时刻解渴、补充糖分还能充饥。
而如果你随身携带的水已经喝完,那么要怎么判断野外饮用水源是否干净卫生呢?有以下三点。
网上有很多在户外找水源的文章,对户外水源的判断有三个准则:一看、二闻、三尝,看水源的上游和水质是否清澈,闻水源周围和水质是否有异味,尝一点在舌头上是否苦涩腥咸。
如果以上的症状都没有,那也不能大口大口的喝。把自己带的盛水容器不充满,每次喝一小口保证喉咙和嘴不干就行,尽快找到有纯净水的地方。十里不同分百里不同俗,水土不服说的就是这个了。每个人的肠道菌群都有一定的适应性的,如果你的肠道菌群不能适应你吃的食物那就要拉肚子了。
迷路,饥,渴
这三个堪称户外人的“绝命杀手!”
你知道的“避免迷路”知识再多
不如知道迷路之后到底该怎么找路有用!
走大不走小
走低不走高
走明不走暗
走水不走旱
走平不走险
记住这25字黄金法则,关键时刻能保你一命!
务必牢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