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营地教育?美国营地协会1998年给出的定义“一种在户外以团队生活为形式,并能够达到创造性、娱乐性和教育意义的持续体验。通过领导力培训以及自然环境的熏陶帮助每一位营员达到生理、心理、社交能力以及心灵方面的成长”
近几年,作为舶来品的营地教育理念,在中国的家庭中成为孩子选择除学校教育外的素质教育的又一热门项目。中国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可是为什么现在的中国家长急于让尚未成年的孩子去“远游呢”?现阶段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陆续为人父母,他们已经慢慢的意识到了作为独生子女在自身的成长过程出现的问题,因为每个家庭在“计划生育”政策约束下只能有一个孩子,所以整个家庭乃至家族的全部的重心都集中到孩子的身上,除了寄托希望之外还有过分的宠爱甚至溺爱。近几年,一度热传的中日中小学生在夏令营中的鲜明对比,就是最好的说明。而这些仅仅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暴露出的冰山一角。由于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人格教育的缺失,在其成年进入社会后,不能经受些许挫折和磨难,学业优秀的名校高材生中出现自杀甚至人格扭曲走向犯罪的惨痛示例并不鲜见。那么,中国的孩子要接受怎样的教育呢?是否要从学业教育的减负快速走向个性教育的开放呢?
中国营地教育联盟首任主席,启行营地教育发展中心理事长赵蔚女士曾一语道出了中国的营地教育目标和责任“21世纪,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未来的领导者来解决世界存在的诸多未解决的问题,例如贫穷、环境污染、能源短缺、教育等。社会需要可以用新方式寻找答案的年轻一代,青少年教育正面临迫切的创新需求。期待教育界和全社会携手走到一起来,通过教育创新培养青少年拥有21世纪所需的学习能力以及生活与生存技能。”这也许也正是中国的家长期待为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打开的另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