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在不同的阶段,就会遇到不同的“坎”。或许,这就是锦江系多起收购背后的不同故事。
“企业发展到30家,100家,300家,1000家等都有一个坎,比如利润之坎,连锁化管理之坎,系统平台搭建之坎,以及发展到最后的企业文化之坎等等”,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确实,企业发展在不同的阶段,就会遇到不同的“坎”。经济型四大巨头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的“坎”都是在“黄金发展期”度过的。一旦在“垄断竞争期”遇到这些坎,企业将面临比较大的难题,或许,这就是锦江系多起收购背后的不同故事。
州际――资金链之坎
州际集团在美国37个州、哥伦比亚特区、俄罗斯等管理232家酒店物业,客房总数超过46000间。该公司对其中56项物业拥有权益,包括6个全资拥有的资产。当时的经营情况很好,但是因为金融危机以后举债在美国利率很高,酒店集团陷入资金链之坎。
2010年3月18日,锦江国际集团联合美国德尔集团以3亿美元正式收购美国州际酒店集团。这在当时被称之为中国酒店集团迄今最大的并购交易,但是却并不被业界看好,大家都认为这是在为试水国外市场上交高昂学费。据公开资料显示,当时的收购承接了州际集团的所有债务,并偿还部分。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锦江集团此次并购州际集团走出国门发展,由于在文化、消费需求等方面均存在不同差异,内资品牌在境外酒店的经营过程中将面临很多问题,比如人力成本的增加等。
但后来事实证明,这却是锦江比较自豪的一次收购。据透露,在经过将近5年时间的运营,州际已经实现了规模翻一番,EBITDA从收购时的3000多万美金增长到目前是超过5000多万美金。2015年上半年管理酒店平均房价为147.8美元,平均出租率为76.9%,平均客房收入为113.6美元,同比增长7.6%。
对此,酒店行业评论家安雨思辰表示,这次收购一方面迅速扩大了锦江国际的整体规模,尤其是在海外市场的规模,另一方面也让锦江获得切入国际酒店市场的机会,学习与中国酒店市场完全不同的管理理念和体系。这是一次适时的恰到好处的收购。
时尚之旅――资金链之坎
谈及当初为什么会收购时尚之旅。相关知情人士透露,主要是因为时尚之旅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资金链之坎。“时尚之旅酒店”此前系“万达广场综合体”的配套商务连锁酒店,定位中档酒店。在万达广场飞速发展之际,时尚之旅为追赶开店速度,举债开业,最后陷入资金链的困局。
2013年4月25日,锦江股份斥资7.1亿元收购了时尚之旅酒店,2014年6月,将原时尚之旅酒店集团旗下18个城市万达广场商圈内的21家“时尚旅”酒店翻牌为锦江都城酒店,极大的扩大了锦江都城酒店的规模。时尚旅酒店收购后,借助锦江都城公司成熟完善的中央渠道和各大系统支持,出租率持续增长,revpar增长了近30元。同时由于省掉了总部运营费,酒店成本也在逐步减少,总体而言就是大大提升了它的效益。
城市客栈――利润之坎
“城市客栈”是华侨城国际酒店管理公司在开发高端酒店产品的同时成功开发的经济型主题精品酒店品牌。随着经济型酒店市场的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华侨城决定专注于中高端酒店的发展,出售城市客栈酒店。
2013年9月份,锦江都城斥资7,000万元人民币收购城市客栈公司100%股权,价格为人民币7,000万元。锦江都城公司表示,10家城市客栈门店将统一翻牌为公司旗下的金广快捷酒店等品牌,以加速锦江都城公司在南方区域的品牌布局。
在酒店行业评论家安雨思辰看来,这个收购将获得不错的效果。锦江系对于时尚之旅和城市客栈的收购可以被归到经济型、中档酒店品牌的国内收购案例。由于国内经济型、中档连锁品牌发展的历史不是很长,品牌之间融合的可行性通常较大。在完成股权变化以后,收购方可以对被收购品牌的下属酒店进行换牌改造,迅速扩大自身的规模,增加在某个区域或者某个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
卢浮酒店――资本合作的共赢
卢浮酒店集团在47个国家拥有超过1,100家酒店。其旗下既拥有高档酒店,也拥有经济型酒店,包括Kyriad、Campanile和Royal Tulip。锦江国际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酒店集团之一,在11个国家运营着超过1,700家酒店,此外还经营旅游服务和交通物流等方面的业务。其实两者在很早之前就有品牌联盟的合作,从品牌合作到资本运作,锦江系正在逐步扩大自己的海外市场。
那么这个酒店集团为什么会选择出售呢?对此,迈点网询问了相关知情人士,他表示这其实不存在并购,是零成本的,大家更像是合作关系。
目前收购交易已经全部完成交割,后续锦江将努力实现国内现有业务与卢浮酒店集团业务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协同效应。推进卢浮酒店集团下属酒店品牌,比如说Campanile以及金郁金香进入亚太市场,锦江股份下属酒店品牌进入欧洲市场,扩大锦江系的市场份额。据上海锦江国际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201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本次收购带来约23.62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约90.6%,占营业额约43.3%。
酒店行业评论家评论家安雨思辰认为这个合作有利于卢浮酒店集团下属品牌扩张中国市场,但是,对锦江系原有的品牌在海外的品牌扩张到底能带来怎样的效果还有待检验。
在锦江系不断扩大的当下,收购一直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一个集团想要做大,仅仅依靠直营店一家家的发展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不锦江系又开始谋划新的收购,将铂涛和维也纳收入旗下,一直有着敏锐市场嗅觉的郑南雁为什么愿意出售自己一手打造的王国?原本计划着融资上市的维也纳为什么会被传出向锦江出售80%股份的传闻呢?且看下文分解。
铂涛――“快慢”理论之“坎”
求快,是酒店黄金发展期普遍存在的现场。在经济型酒店发展黄金期,大家都在跑马圈地,最大限度的扩大自己的规模,比如部分物业使用权妥协至8年或10年,没有坚持15年的规定。而租金也是按实际发生制支付的并没有做好风险平摊工作。这就直接导致后续发展力不足,陷入利润递减的困境。除了锦江之星以外,如家、7天、汉庭都存在这个问题。对此,知情人士表示,锦江之所以在发展后期仍保持匀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在发展黄金期没有一时求快,而是一直稳扎稳打。与此同时,由于国企的性质,锦江系在一开始运营的时候就承担了风险,比如物业一直坚持15年,物业租金用直线平摊成本法分摊到整个运营周期。店内的物品也分门别类的进行折旧。所以随着运营时间的增加,酒店利润在不断扩大。
在经过黄金期的发展之后,经济型酒店正式进入行业竞争期。随着7天利润不断收窄,铂涛即将要跨越物业回收,利润紧缩之坎。这让整个出售看起来都合情合理。虽然现在两者的合作模式还没有敲定,但是最大程度的保持铂涛现有的运营模式可能性会比较大,这也符合锦江系一直以来的作风。
迈点网专栏作家方世宏表示,抱团以获取安全感和争取市场话语权本就是目前酒店市场常见现象。此外铂涛从美国退市回国后迟迟没有上市,或将借力资金雄厚的锦江股份实现登陆资本市场的目标。当下国企改革是收购的大背景,锦江是上海国资委重点打造以走出国门的企业之一,因而不排除此次收购是双方达成某种默契以配合锦江做大做强加速国企改革,收购是做大做强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先做成航空母舰再出海才能禁得起风浪,对于要走出国门的锦江来说,扩大盘子也是当下重要方向之一。
维也纳――300家的系统管理之“坎”
对于铂涛这个老牌“绯闻女友”,维也纳是个新人。在2015年8月,维也纳酒店集团及其关联餐饮业务80%的股权被锦江国际以2.898亿美元收购的消息不胫而走,但是对此双方都没有发声,仍处于传闻状态。据公开资料显示,在经过23年的发展之后,维也纳已经在全国100多个城市中拥有500余门店(含在建),并且形成覆盖高端、中档及精品酒店市场为主的多品牌布局。如果传言成真,加上对于铂涛的收购,锦江系将拥有5000家酒店,53.5万的客房量,相当于目前最大如家集团的两倍。
作为国际酒店和国内酒店的最后一战的战场,中档酒店目前正处于之前经济型酒店的开荒期。维也纳作为中国中档酒店的鼻祖却在这个时间段遇到了自己的发展之坎,那就是系统化的管理之坎。维也纳酒店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黄德满曾公开表示2017年,维也纳将实现“百城千店”的战略目标,到2023年,实现“千城万店”的蓝图。这两大目标的市场对于一个酒店集团而言都是一个大的挑战。比如说从300家到500家,甚至到1000家,酒店的管理将不可同日而语。原有的人工管理、体系管理已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将一个品牌运营好,那么在推出了这么多的品牌之后的维也纳和锦江进行战略合作是时下比较好的一个选择。但是彼此的融合问题仍面临重大的挑战。正如方世宏所说融合的问题是收购后期发展的重点。彼此企业文化,价值观等等都会带来挑战,这比花钱难很多倍,也需要时间去调整。在这么多的品牌影响下,两者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地观望。
结语
据2015年上半年财报表示,锦江酒店净利62900.20万元,同比增长49.23%。这其中就有多起收购的功劳。而收购的成功与否,后期的整合是关键。锦江系内部知情人士透露这主要归因为锦江系对专业职业经理人团队的信任。他表示,职业经理人团队都很专业,尤其是国外的。他们有着自己对于市场的专业判断,正因为深知此点,锦江系对于收购的酒店则最大限度的给到职业经理人自由。这或许也是中国酒店最应该向锦江系学习的地方。
回顾欧美酒店发展的历史,几乎每一次巨变都和收购有关。这其中有利好的也有拖垮的,所以对于锦江的发展,方世宏表示不要把步子迈的太大,急速并购的的结果往往都不好。虽然说现在被并购方仍是独立运营,但是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集团品牌间的融合风险也将越来越大。现在又正当处于国企改革的浪潮中,锦江未来的发展仍充满变数,但是现阶段的稳扎稳打仍是后期发展最大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