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多次参与厦门山地救援的110北极星救援队队长“黑马”说,在四川、青海等一些户外运动密集的地方,一般有当地的户外运动协会或者登山运动协会。驴友团要去自驾游或者登雪山,一般要向协会报备。协会将对驴友团的线路、以及参与人员的身体要求、户外运动经历,做相应的审核。
时尚登山驴行竟成驴友受困 户外运动未规范
“黑马”说,报备有很多好处,首先,掌握出行线路,一旦发生意外,甚至通讯中断,就可按照之前掌握的线路救援;此外,对领队素质、驴友等参与人员、装备进行把关;还有,在驴友出发前,做一些必要的培训。“黑马”认为,报备制度,可有效减少户外运动事故的发生。
现状
夏天到来,户外运动尤其是登山驴行渐渐成了一种时尚,不过驴友户外受困,成为困扰各方的问题
矛盾
救援专家建议实行报备制度,加强相关监管,但是由于相关法律缺乏,立法规范处于空白,导致报备制度无强制力、监管也无从谈起
解决
只有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俱乐部申请认证做到规范有序,户外探险爱好者的专业培训健全,户外运动才能走上正轨
昨日,本报报道了前天61名泉州驴友被困同安汪前峡谷一事,户外运功的安全监管问题再次引起关注。有人建议,户外运动应加强报备制度,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
昨日,跟踪报道人员在调查中发现另外一种尴尬―由于户外运动是近几年才兴起,相关法律在这方面存在空白。有人建议,要规范户外运动,要从立法上进行完善。
建议
实行报备制度
可减事故发生
有人建议:要对户外运动,尤其是一定规模人数的山地活动,实行报备制度。
困境
协会没有强制力
驴友们不听指导
由协会进行把关,尽管看起来好处不少,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据“黑马”介绍,协会大都自发组织,对报备制度并无法强制,不少驴友团并不听从协会的指导。
“我爬个山,还要向你报备,凭什么。”有驴友甚至这样认为。
这种管理的“无力感”,不仅仅存在于外地协会的实际工作中,在今年2月份,厦门也成立市登山协会,不过跟踪报道人员了解到,由于缺乏约束力,单单在打击“野驴导”、培养户外运动服务的“正规军”方面,也都还任重道远。
“没有约束力,再好的制度都没用。”“黑马”建议,由体育、旅行、公安等相关部门对户外运动组织团体进行监管,建立规范机制,然后协会负责指导、宣传。
尴尬
户外运动监管
难找相关法规
在呼吁相关部门对户外运动加大监管的同时,又陷入另外一种尴尬―法律上对户外运动方面规范的不足。
“要监管,也得有法可依。”有相关部门人员曾提出这样的困惑。跟踪报道人员查询发现,5年前,国务院颁发实施了《全民健身条例》,但条例关于“高危险性体育项目”一直空缺。由于户外运动是新兴运动,在管理体制方面,有些项目仍处于空白状态。
在《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运动俱乐部管理办法》(简称《办法》)中,跟踪报道人员看到,《办法》中尽管对户外运动俱乐部、登山者的行为作出一些规定,不过在处罚上,具体细则并没明确。
业内人士认为,只有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俱乐部从营业申请到资格认证,做到规范有序,户外探险爱好者的专业培训机制得以健全,户外运动才能走上正轨。
链接
近年来我国重大户外运动事故
时间:2011年8月20日
地点:江西瑞昌
7名“驴友”在瑞昌市横港镇一溶洞探险遇困,6人安全获救,1人遇难。
时间:2010年12月12日
地点:安徽黄山
18名复旦大学“驴友”在黄山迷路遇险,全部获救,民警张宁海在营救中遇难。
时间:2009年7月11日
地点:重庆潭獐峡
35名“驴友”在重庆潭獐峡流域遇山洪暴发,19人遇难,16人获救,被称为“中国户外活动史上最大灾难”。
数字
4年10人以上驴友团受困近10起
昨日,跟踪报道人员做了一个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到今年,4年时间,被困厦门山地救援中,驴友人数超过10人以上的“驴友团”,就有近10起,总受救援人数近300人次。
其中,2010年7月4日,22名驴友受困同安云顶山救援;2011年5月22日,同安澳溪救援24人受困;2012年4月3日,同安汀溪镇杉际内,56名驴友被困;2013年9月7日,同安蝴蝶谷20人受困;以及3天前的汪前峡谷,61名泉州驴友被困……
尽管在警方以及民间救援队的努力下,以上这些被困的驴友都得到及时的救援,未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不过,屡屡户外运动救援报警,透露出一个信息―夏季来临,户外运动尤其是登山驴行已成了一种时尚,但其中存在种种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