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技能大赛,是如何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的社团内发生、发展,并终于成为传统的? 近十年来,随着社团的成熟,事务性的工作也越来越繁杂,承担社团运作的队员需要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部长会每个队员的学习成绩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基本上每年都会发起一轮热烈的讨论:我们是不是需要做减法,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事务性工作,把时间和精力用到攀登本身。
就在这种情况下,自2004年4月第一届“山鹰杯”户外技能大赛,八年来我们举行了六届比赛(小编:2014年我们将迎来第八届),并使之成为社团的新传统。技能大赛进入社团一年的运行周期的日程,队员们有热情做比赛,比赛规程越来越详尽,参加的团队也不断增加,并得到学校的支持和商家的赞助。户外技能大赛成为山鹰社展示自我的窗口,也提供了大学生户外社团相互交流的平台。户外技能大赛,是惯性强大的老社团的一次成功创新。
让我们回到2004年,看看比赛是如何发生的。2004年是山鹰社成立十五周年,当时计划了全国高校巡展、制作《没有顶峰》等。户外技能大赛是社庆活动的一部分,这也是后来的比赛都放在4月份的原因(山鹰社庆是4月1日)。技能比赛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呢?比赛负责人之一陈光回忆说:一方面是受了清华山野举行的类似比赛的启发;另一方面,因为当年岩壁失窃,损失了不少装备,大家希望通过比赛“赚点钱”,给社团积累一些装备和资金。当年的社长和秘书长分别是陈丰、陈宏,比赛负责人是二光,陈光和霍光。陈光当时是哲学系研究生,2003年玉珠峰的登山队员,头脑灵活、行事利索,为2003年的登山活动拉了不少装备赞助。霍光在团委社团文体部活动或一段时间。这两人都是务实、目标明确的,这是第一次比赛圆满成功的关键保障。其实山鹰在比赛方面有悠久的传统,早在成立之初就曾组织队员参加攀岩比赛,每年都会组织社内的攀岩比赛,在2001年更是举办了全国大学生攀岩邀请赛―这是由学生社团主办的第一次全国性比赛。
2004年比赛奠定了技能大赛的模样。比赛为期一天。比赛项目有装备技能、定向越野、岩壁平移(当时还不流行抱石的说法)、攀岩速度赛。参加的队伍一半是山鹰社的队员,另外邀请了7支其它高校的队伍。每支队伍由三人组成,两男一女,共同完成比赛项目――这一组织方式延续至今。活动得到了奥索卡、哥伦比亚等品牌的实物赞助。正式比赛结束之后,还举行装备拍卖会。拍卖很成功,“赚”了两三万元。
2005年4月17日,第二届“山鹰杯”户外技能大赛成功举行。当年的社长和秘书长分别是刘波和吴起全,比赛负责人是何金友,这也是位攀岩高手,本科是中国地大(北京)的攀岩队员,到北大上研究生时参加山鹰社。本校有四支队伍,另外邀请了北京的一些高校社团,天津、河北一带的高校社团和户外俱乐部组队参加。比赛同样是一天。比赛项目增加了模拟救援。同样,比赛结束后,举行了装备拍卖会。
到了2006年,第三届比赛得到了步行者的冠名赞助,“步行者杯”户外技能大赛。当年社长和秘书长分别是徐勇和屠彬,比赛负责人是魏宏。赛制延长到两天,比赛于4月15到16日举行。比赛邀请到全国十六间高校的户外社团组织了十八支队伍参加,分别是:北京大学一队、二队,中国农业大学凌云社一队、二队,北京林业大学山诺社,中央民族大学旅游协会,人大自由人运动协会,上海交大野外生存协会,浙大旅行者户外,厦门大学登山协会,复旦大学登山探险协会,武汉大学跋涉者户外活动协会,南开大学地理协会登山队,南京理工大学登山协会,大连理工大学户外运动俱乐部,合肥工业大学天迹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挑战者同盟。比赛项目更加丰富,包括:定向越野(由圆明园改至溪翁庄)、高空技能(爬天梯、单绳上升)、野外技能(装备技能、钻木取火)、抱石、攀岩速度赛。这一届比赛在组织上更为规范。
前三届的成功,大家对于比赛的兴趣高涨,第四届比赛提前到2006年的11月份举行。当然,春季登山科考的筹备任务重,也是提前举行的原因。不过活动提前举行也说明,技能大赛已经进入社团运行的日程,大家早早就考虑如何实施了。这一届比赛得到了联创策源的冠名赞助,并由步行者提供服装类奖品。此时社长和秘书长分别是纪明和印海友,比赛负责人是张振华,这是一位非常活跃的队员,参加了2006年的博格达攀登,并策划了2010年戈尔赞助的雪宝顶西壁攀登活动。这次邀请到二十支队伍: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比赛项目也有改进:定向越野(改在百望山)、高空技巧(勇登天梯、单绳上升改结扣式、狭路相逢)、攀岩比赛(两条抱石线改成上升)、野外技能(装备技能、模拟求援)。这届比赛最大的创新是户外论坛,提供了高校户外社团交流和发出声音的平台。这一年的论坛主题是:中国高校户外社团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第五届比赛同样由联创策源赞助。举办时间更改到4月份,于2008年4月5日-4月6日举行。当年由1997届攀岩队赞助的抱石墙落成,所以在常规项目之外,增加了“壁钰嘉岩”杯北京抱石赛。当时的社长和秘书长分别是张其星和柳正,比赛负责人是任巍。比赛共邀请到二十四支队伍:北大山鹰社,浙江大学旅行者户外协会,厦门大学登山协会等(小编:此处略有山间)。比赛项目包括定向越野、攀岩、高空技巧(勇登天梯、狭路相逢、单绳上升)、野外技能(装备技能和模拟救援)。高校户外论坛继续举行,主题是:中国高校户外社团发展的瓶颈及其突破。
进入2009年,山鹰社成立二十周年,当时策划了二十周年庆典、暑假新老队员登山大会等活动,事务繁杂,大家精力有限,这一年没有举行户外技能比赛。
到2010年,比赛已经进入筹备期了,当时的一些队员认为比赛耗费精力太大,经理事会讨论后,决定取消活动,转为社内的联谊活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中举行大型活动、同时又不能给队员的学习造成影响,是山鹰社一直以来都面临的困境。不管决定做还是不做,都有相应的理由给予支持。现在往回看,没有继续举行比赛有点可惜。
然后就是今年(小编:即2011年)的比赛,时隔两年之后重新举行。虽然邀请到的高校没有第五届多,但比赛的赞助、组织都已经步入完善,非常的有条理。同样,今年也举行了户外论坛:高校户外社团在推广大学生户外运动中的作为。
回顾户外技能大赛这八年来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这项传统的生成。活动内容在不断改进,每一届都有一些改进,比赛项目在完善,增加了户外论坛,每年论坛主题的选择也切合当年的形势。一方面,大学生登山的需求,在呼唤交流的平台。在山鹰社的前半程,当年的队员通过艰难而成功的攀登,成为高校、乃至民间登山的领头羊。而在后半程,随着民间登山运动的兴起和对高校社员的管控,山鹰社不可能在攀登方面取得大的成绩。户外技能比赛的出现,可以认为是这些年来历届队员们创新愿望的出口。
如今,大学生登山所面临的问题,跟二十年前大不一样,现在需要的规范、规范、规范,而不是开拓、开拓、开拓。规范需要交流。户外技能大赛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大家到一起来,切磋技艺,讨论想法。另一方面,山鹰社多年积累的技术实力和组织能力,使我们成为举办活动的合适人选。传统已经生成。希望能将这项活动坚持下去,除了技能比赛,更加注重想法的交流。所有的登山者是一个群体,包括我们所有的高校户外登山社团。唯有交流,能成就高校登山,为年青一代提供走进山岳、挑战自我的选择。
2004年到2014年,北大山鹰社主办的户外技能大赛走过10年,经历发芽、快速成长,直至现在的稳定阶段。这样的10年,是敢于创新、努力尝试、认真反思的十年。马上,我们就要迎来第八届户外技能大赛,来自全国各地的26支队伍将齐聚一堂,分享户外乐事,体验全新赛程,共促全国高校社团发展。于此,我们也将看到更为成熟的山鹰,看到25周岁的她那明媚而自信的笑容。让我们一起祝福第八届户外技能大赛顺利开展!
作者:大牛,大名为刘炎林,2001年入社,生物系99级,山鹰社第14任社长。先后攀登西藏桑丹康桑峰(6590米)、西藏穷母岗日峰(7048米)、西藏希夏邦马西峰(7292米)、青海东昆仑山脉玉珠峰(6178米),山鹰社著名人物。
参赛队伍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绿色营地户外运动协会
武汉大学跋涉者户外运动协会
上海交通大学野外生存协会
中国地质大学山铭志户外运动俱乐部
深圳大学登山协会
重庆大学飞鸟登山协会
中山大学登山队
南京理工大学登山协会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岩风攀岩队
东北大学飞鸟户外运动协会
清华大学山野协会
复旦大学登山探险协会
中国人民大学自游人
新疆大学赤骥社
北航凌峰社
上海交通大学野外生存协会
天津大学天行健户外协会
西南交通大学磐石社
浙江海洋学院海岛野外生存拓展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挑战者联盟
北京林业大学山诺会
成都理工大学理工征途户外协会
厦门大学登山协会
北京理工大学风信子户外俱乐部
北京科技大学原始部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考协会
天津体育学院户外足迹社团
合肥工业大学天迹户外运动协会
采集到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