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红山嘴镇的罗复兴今年88岁,老当益壮的他热爱骑行,经常独自骑车往返于老河口与襄阳之间,当天去当天回,全程达160多公里。
在罗复兴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健身中来,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单车大爷”。
昨日,记者前往老河口采访,了解罗复兴的健身故事。
88岁老人坚持锻炼30年
罗复兴家住老河口红山嘴镇江山机械厂。1.64米的个头,体重120斤,肌肉结实,眼睛有神。22日上午,记者初次见到罗复兴,他说话铿锵有力,吐词清晰,思维灵敏,令人惊讶。
他说,这得益于多年的锻炼。30多年前的一天清晨,罗复兴照例晨练后去上班,工作中却感到不舒服,一发病就感到头晕、浑身乏力,看东西还有重影,医生叮嘱他要好好休息。
倔强的罗复兴不甘心卧床休息。他开始早上起来跑步,每天跑一公里。起初,有点力不从心,中途要休息两三次,跑完一次要30多分钟。每当难以坚持时,他总会用同事的事迹激励自己:老同事马师傅患上冠心病后,每天坚持跑步,此后再没发病。
30多年过去了,罗复兴的病再也没复发过,身体也越来越棒。他还迷恋上了自行车,每天坚持骑行,从红山嘴到老河口市区,往返两个来回。
把家里变成“健身房”
简陋的两室一厅居室中,摆放着罗复兴心爱的自行车,一对9斤多重的哑铃,还有一个重达42斤的哑铃。
生活中,这些一样都不能少,它们都是罗复兴的宝贝。有一天,罗复兴发现一位老师傅在练太极拳。他便虚心请教,学会后就一直坚持练习,不仅自己勤练,还教四邻好友。“一天不运动,总觉得心里空空的。”在记者面前,他一手一只9斤多重的哑铃,即兴做起了哑铃操,随着身体的跳跃与扭动,哑铃上下左右,轻巧而富有节奏感。
不仅如此,罗复兴的力气也不小,42斤重的哑铃,他也能一蹴而就,利用手腕抬起来。说着,他主动与随记者同行的男司机掰起手腕,较量中,丝毫不落下风。“人一定要有健康意识,勤于学习。”这是采访中罗复兴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他是如此说也是如此做的。“会练又会养,长命百岁没商量;既不练又不养,带病活到70还勉强……”罗复兴平时总带着一本笔记本,这是他自制的养生日志,里面记着许多富有哲理的养生、健身妙语,更多的是他自写的养生打油诗。
常从老河口骑行到襄阳
所有运动中,罗复兴最爱的还是骑自行车。除了每天从红山嘴到老河口市区骑行两个来回之外,想看襄阳市区的朋友时,他骑上自行车说走就走。凌晨出发,中午在朋友家吃饭、聊天,下午再返回红山嘴,10多年来坚持不懈。
为什么骑行到襄阳?罗复兴说最初是因为赌气。一次他从老河口市区骑自行车回家,一点也不感到累,便自豪地和邻居说了起来,不料邻居反问:“你敢不敢骑到襄阳市区,当天去当天回?”“没问题!”罗复兴说做就做,次日他骑上自行车,往返红山嘴和老河口之间,骑行了3个来回。准备就绪后,第三天,他就骑行到襄阳市区,当天去当天回,全程160多公里。
此后,罗复兴便经常骑行到襄阳市区,去看朋友和子女。“一般春季和秋季之间,骑行到襄阳市区的次数要多一些”。骑着自行车的罗复兴十分惬意,动作矫健。
他说,去年初冬,他又骑行到襄阳,去时还好,用时5小时。回来时遭遇大风,他顶风骑行,中途不得不多次休息,用时6个半小时才返回家中。“冬季骑行,制约的因素较多”。近段时间,他不再骑行到襄阳,但还是坚持骑行到老河口市区。
罗复兴说,等到春暖花开时,还要骑行到襄阳,“人要活到老学到老,锻炼到老,我会一直骑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