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合影
家住南京热河南路的姚志德和纪经书是一对老夫妻。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两人退休后就开始存钱出国游,第一站就顺利拿到美国签证。美国、加拿大、欧洲十国、日本、东南亚,这些年,两人一同走了20多个国家。每次旅行回来,姚志德都会用笔写下旅途见闻,而纪经书则为每一张照片做图片说明。这些年,照片已经有数千张,而发表的游记更达20余万字。
首站美国,写签证技巧获20多美元稿费
“世界很精彩,我们要出去看一看。”1995年退休后,两人便给自己的退休生活制定了一个计划――去20个国家旅游。退休前,姚志德在港务局从事宣传工作,妻子纪经书则是小学教师,当时的退休工资都不高,在计划面前,最大的困难就是缺钱。“我戒烟戒酒,她勤俭持家。”姚老告诉记者,妻子为了省钱,基本上不买新衣服,而自己则是完全戒掉了烟酒。就这样,每个月存下1000元,一年就有了一万多元旅游经费。
一般人出国旅游,大多是先从比较近的东南亚国家开始,但两位老人却把第一站定在了美国,原因是儿子在那边工作。上世纪90年代末,想要拿到美国签证并不容易。“儿子同学的父亲被拒签了七八次。”姚老告诉记者,从未有过出国经历的他们却第一次就顺利通过面签。据姚志德老人回忆说:“当时穿着一套中山装,走过去很自然的和签证官打了个招呼,后来简单问了几句,就过了。”他总结说,美国人在穿着上比较随意,西装革履反而显得太过正式,回答问题口吻太过客气,也容易留下不好的印象。“最重要的,我觉得我们选择的签证时机好,那时克林顿访华,中美关系比较融洽。”有了这次经历后,姚老写了一篇文章《巧过签证关》,登上了美国当地的中文报纸《侨报》,拿到了20多美元的稿费,并被报社编辑表扬“对读者很有帮助”。
美丽欧洲,却遭遇“夜半惊魂”
在美国的旅游经历更让自己感到,原来这世界上其他地方有这么多不同,出发的愿望愈加强烈,老两口回来后,又陆续去了东南亚和欧洲。纪老师说,就是在最具艺术气息的国家意大利,两人却遭遇了一次“夜半惊魂”。“当天住的宾馆房间不仅有正门,还有一扇侧门,我试着开了下是锁着的。但到了半夜十二点左右,我突然听到一连串的钥匙声。我当时大喊一声‘谁’,却没人应,壮着胆子打开了侧门,一个一米八几的外国男人出现在面前。”在纪老师连声警告下,外国男人道歉后便走了。“第二天匆匆离开也没有追问,后来跟别人提起,人家都说,肯定是遇到小偷了。”
对于姚老而言,俄罗斯的“苦旅”则更让他印象深刻。“有一次在火车上过夜,乘务员居然发了一根铁丝,说是车厢里的门锁不管用,要用铁丝把门拴上保证安全。”还有那去一次就要5块钱的洗手间,也让他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的特色。“不过虽然遭了点罪,但俄罗斯的美景让我觉得值了,它的地铁站像宫殿一样壮观,让人很是震撼。”
旅途中的小插曲偶然会有不快,但美好的时光还是占大多数的。“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圣彼得堡,导游告诉我们,遇到正在结婚的新人,只要喊一句‘GUONIGA’,他们就会拥吻。没想到真的被我们遇到,我还拍下照片,每次看到,都觉得非常温馨。还有,在美国,儿子带着我们自驾出去旅游,开车迷路了,总有陌生的车子主动停下来问,是否需要帮助。还有一次一辆车主动要求带路。”
边走边写,20多万字记录旅游时光
每次出国回来,姚老都会写下各种旅途见闻,发表在单位的内刊《南京港报》上的就已经有二十多万字,更有一些还发表在社会刊物之上:《越南:停摩托车不用锁》、《看富士山:一秒值千金》、《俄罗斯:“方便”不方便》等等,他生动有趣的文字让很多没机会出国的人都仿佛身临其境。即便只是两个人拍下的厚厚几本旅行相册,也跟其他人有很多不同。扬子晚报记者看到,每张照片旁边都用白色的小纸条细细标注了拍摄的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情况介绍。老人说:“一是怕以后忘记,不记得每张照片的故事,二是,让人一目了然。”
姚老和纪老的旅行目的也很质朴――“我跟着她,有饭吃;她跟着我,有地方玩。”今年78岁的姚老深情的表示,老伴一辈子操持家务,为自己做了无数顿饭,年纪大了,带她出去看看世界,也是对她的回报。明年,两位老人的旅行目的地是夏威夷,不知道是不是准备在相濡以沫几十年后,打算再次度个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