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是中秋节后首个工作日,又正好赶上周末不限行,预报中这是一个严重拥堵日。不过,因为市民积极响应无车日的倡议,缓解了预计中的大拥堵。全天城市路网运行好于预期,平均交通指数为6.2,比预期的8.2低了两个点。
本市各党政机关在中秋放假前已经发出通知,倡导机关工作人员在节后第一个工作日不开私家车上班,绿色出行,公务车在无车日基本停驶。有些单位和公司还临时取消了会议。“支持无车日,会议取消,大家都不用来公司了。”贾女士昨天在朋友圈“晒”出了领导发布的一条微信。她解释说:“我们的办公时间比较自由,不坐班,在预计的拥堵日里取消一个会议,至少减少了十来辆车的出行,也算是用实际行动支持了无车日。”部分市民也积极响应号召,特意不开私家车,改为地铁、公交、自行车等方式绿色出行。
预测中,昨天交通指数高峰的峰值将超过9.0,然而早高峰,峰值只冲到8.2,晚高峰峰值也在达到7.3后就草草收兵。早高峰平均交通指数为6.6,明显好于上周一的7.9;晚高峰平均交通指数为5.8,也明显好于上周一的7.2。
数据显示,今年无车日的早高峰,路况要好于此前的无车日。据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无车日当天早高峰7时15分左右,全路网的道路拥堵指数是3.5。昨天7时15分,拥堵指数为2.8,车辆平均时速可以达到34.9公里。三环至二环之间的拥堵指数为3.0,二环路内也只有4.0。
7时30分,随着校园周边道路进入最拥堵的时段,全市范围内的早高峰才算真正开始。北四环的中关村桥区等地的拥堵相当明显,直接影响到主路出口的通行能力。此时,路网拥堵指数达到了4.5,早高峰的威力初显。从这时起,市交管局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红色拥堵路段开始快速增加。京藏高速北沙滩、机场高速进京温榆桥到五元桥之间、菜户营南路、莲花池东路等地的车流量急速上升,北京南站附近的南二环路段也非常拥堵。
8时左右,交通拥堵指数达到峰值8.2,虽然比起前天的1.3拥堵指数增加了好几倍,但和9月日常工作日的早高峰比起来,路况还是略好,也比此前交通部门的预计状况要好。上周3个工作日,本市早高峰的拥堵指数峰值都在8.3至8.6之间。
此后,拥堵指数开始下降,8时30分左右,已下降到中度拥堵状态;至9时30分,全路网恢复到基本畅通,比平常早高峰恢复时间要早。
晚高峰的改善更加明显。中秋节前,车流量从15时左右就开始迅猛增长,拥堵指数峰值甚至攀升到9.2。昨天晚高峰,交通流量从17时以后才开始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到18时30分左右,晚高峰交通拥堵指数达到峰值,但仅为7.3,此后交通拥堵指数开始缓慢下降,19时,已经下降到中度拥堵状态,19时30分左右,交通拥堵指数下降到3.9,全路网恢复到基本畅通。
市政府停驶280余辆公车
市政府机关280余辆公务用车停驶,响应无车日活动。同时,市交通委等部门工作人员也纷纷加入绿色出行行列。
早高峰,市交通委停车场的起落杆格外“寂寞”,几乎没动过。临近8时45分,门口一位保安说:“基本都是走着来上班的,还没碰到开车的。办公楼离公交车站和地铁站都不太远,下了车走过来挺顺的。”
8时50分,市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副主任陈智宏步行来到单位,他从蓟门桥坐300路公交到单位,用时50多分钟。“和自驾车时间差不多。”在地下车库里,往日“一位难求”的景象不再,只有几辆车稀稀落落地停放着。
昨日一早,市政府工作人员就将“停驶证”逐次摆放在公务车的前挡风玻璃处。这张简易证件是用A4纸制成,上面印着“倡导绿色出行限行车辆”。这已经是北京市政府机关第七年在无车日停驶公车。市政府车管处负责人介绍,无车日当天除了机要用车和应急用车以外,共封存了280余辆公务用车,减少尾气排放,减少城市道路拥堵,为绿色出行和文明出行做出表率。(记者 刘冕)
昨天,本市各个区县的党政机关带头不开车、停驶公车,以实际行动倡导更多市民“少开一天车”。
昨天早上8时50分,东城区东四北大街钱粮胡同、育群胡同内的东城区委、区政府大院内,往日陆续进入的车流变为三五成群的“人流”。一直到9时,两个院内都没有一辆汽车进入。为了响应“无车日”,东城区党政机关内所有工作人员此前都接到通知,倡议22日辖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公务用车和工作人员私家车停驶。
当天,东城区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都带头采用绿色出行的方式前来上班,地铁、公共汽车、公租自行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成了他们的首选。截至18时,辖区内106家行政事业单位所有公车当日全部停驶,3590辆工作人员私人用车也响应号召全部停止使用。
“9月22日零时至24时,各单位公务用车(除执法车外)全部停驶一天;工作人员不开私家车出行。”西城区区直机关所属各单位工作人员也于中秋节前夕接到一条“无车日停驶”的通知。昨天早晨,西城区党政机关及所属党组织8000余名党员干部带头选择乘坐地铁、公交和骑自行车等方式上班。
“平时开车出行为了避免路上拥堵,都要提前一两个小时出发。乘坐公共交通上班反而会节约很多时间,让我们大家都以实际行动践行‘无车日’的理念,少开一天车,并将绿色出行的习惯延续下去。”家住昌平清河的区直机关工委干部乐昌根说。
昨天,朝阳区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除执法车辆外)全部停驶一天,停驶的范围是五环内道路,时间从零时至24时。同时,朝阳区政府呼吁各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公务用车也少开一天。
昨天,本市其他区县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也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步行或骑自行车等方式出行,少开一天车,减少大气污染。
骑友示范
绿色出行
无车日里,团市委发起“3510在行动――京城骑友绿色骑行总动员活动”,倡导市民绿色出行。
早上7时30分,一支靓丽的自行车骑行队伍出现在世贸天阶东门广场。这些骑行者身着蓝白或红白相间的骑行服,头顶动感头盔,眼戴炫酷骑行镜,每人一辆时尚单车。“出发!”一声指令后,大家两人一排,经金桐西路进入长安街,最后到达健德门。一路上,庞大而时尚的队伍,吸引了不少上班族的目光。
骑行者的年龄从20岁至60岁不等,多是企业员工和高管。43岁的骑友吴凯是医院的一名后勤人员,多年前就已拥有私家车的他,近三年来一直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最初是因为路堵,骑自行车只要10分钟的上班路程,开车却要半小时。”他告诉记者,“渐渐地我意识到,骑车出行是在为环保做贡献,我非常怀念小时候的蓝天白云。”骑了一段时间后,吴凯发现这种上班方式不但能减肥,连多年来的脂肪肝、高血压等毛病也得到了改善。
团市委自2010年开始倡导“3510”,在青年中推广“3公里步行、5公里骑车、10公里公交、远距离绿色驾驶”的绿色出行理念。昨天,还有不少骑友通过东方红运动网、风云单车等骑行类网络论坛行动起来,自发选择了不同区域和路线开展绿色骑行活动。有的骑友相约选择从北二环德胜门出发,骑行至建国门;有的相约选择从广渠门桥出发,骑行至国贸桥;还有的从南三环的玉泉营桥骑行至北京西站附近。
此外,市志愿者联合会也通过网站、微博、短信等各种渠道和方式,倡议205万实名注册志愿者选择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出行方式。
相关新闻
车少了,空气仅轻度污染
昨天,本市受高压后部控制,大气扩散条件较不利,大部分地区空气的流动性不太好。这种气象条件容易造成较严重的空气污染。机动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大约有22%的PM2.5来自汽车尾气。但由于昨天是无车日,出行车辆明显减少,所以在8时至18时的白天时段,全市的空气质量是三级轻度污染水平。
根据市气象局前一天的预报,昨天白天,控制北京的气压场转弱,大部分地区空气的流动性不太好,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为3级,即气象条件对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无明显影响。同时,市环保监测中心的预报也显示,昨天白天,全市的首要污染物是PM2.5,除了东南部在中度污染水平外,其他地区是轻度污染。
记者昨天8时登录空气质量实时监测平台看到,全市的空气质量指数呈现一张“黄脸儿”,即二级良好水平。由于昨天是无车日,记者特意关注了5个交通监测站点。当时,前门东大街、永定门内大街、西直门北大街、南三环西路、东四环北路这5个点位空气质量均在二级良好水平,PM2.5实时浓度最高每立方米75微克,最低每立方米62微克。到中午12时左右,全市35个监测站点中,怀柔镇和密云镇两个站点的空气质量指数下降为三级轻度污染,至18时,轻度污染水平的站点又增加两个,分别是顺义新城和东四环北路。
市环保监测中心的值班员告诉记者,空气质量的好坏,要看当天的气象条件,包括风向、风速、气压场等。昨天,本市的西南方向有一个高压系统影响,盛行偏西南气流,污染物是从西南向东北方向输送,所以全市的空气质量呈现出西南低、东北高的特点,但总体是一个缓慢上升的趋势,这也正好能说明密云镇、怀柔镇两个站率先下降为轻度污染水平的原因。该值班人员解释,由于实时监控平台的空气质量指数是过去24小时的一个滚动值,即早上呈现出来的“黄脸儿”并不能代表昨天白天的情况,按实时情况来说,昨天8时至18时这个时段,全市的空气质量是轻度污染水平,35个监测站点的空气质量指数在48至142之间。
他山之石
纽约对症下药治拥堵
在纽约开过车的人都知道,纽约是全美国最“不自由”的城市。街面上到处是限速、限行、禁止停车或限制性停车等标识。不仅如此,警方还会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各种临时性的限行措施。
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但是交通拥堵情况却比首都华盛顿、洛杉矶和旧金山等大城市要好。正是因为各种不自由,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纽约交通基本通畅。
纽约人不以拥有私家车为荣。全美国总共有2亿多辆汽车,人均汽车拥有率约84%。而纽约是全美国惟一的半数以上家庭没有汽车的城市,曼哈顿甚至75%以上的家庭都没有汽车。纽约市政府积极推动骑自行车上下班,很多人认为骑自行车绿色环保,并以此为美,以此为荣。全市人均汽油消耗量仅相当于上世纪20年代全美的平均水平。
纽约公共交通系统客流量4倍于首都华盛顿和洛杉矶的总和,纽约市长和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都经常乘坐地铁上下班,梅里尔・斯特里普、碧昂斯、麦当娜等明星名流也常乘坐纽约地铁,因为纽约地铁是最便捷可靠的城市交通工具。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纽约市的一项长期政策。纽约地铁是全球最大也是最老的地铁系统之一,始建于1869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总长度为1355公里、24条地铁线、468个停靠站点的庞大系统。这些线路与地面公共汽车联合组成覆盖全市的公共交通网络。市内设有公共汽车专用车道,以保障公共汽车通行无阻。
曼哈顿是纽约交通最繁忙、最容易拥堵地段。绝大多数进入曼哈顿的路口都要收费,两人共乘一辆车收费低于一人一车。纽约新泽西港务局官方推动“共乘一辆车CARPOOL”活动,参加“共乘”的人在港务局网站登记后,港务局会帮忙寻找适合共乘的车辆。纽约还有多个民间公益社团组织的“共乘一辆车”网站,帮助乘客登记,寻找合适的车辆。纽约周边地区有近300个“共乘一辆车”站点,乘客通常自行商议接送地点并分摊相关费用。
纽约市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在最易发生交通拥堵路段设有监测器,并经常派人到现场观察,与社区合作,了解交通拥堵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道路改造或改变车辆路线,比如将双向车道变为单向车道、禁止转弯、禁止掉头、限速、禁止停车等等。
除了常规的疏导交通办法之外,特殊情况下有关部门会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特殊限制性措施,以确保道路畅通。曼哈顿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每年联大会议期间,全球20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政要聚集纽约,联大附近3条大道部分路段封路,禁止车辆通行。每年“9・11”纪念日以及世界经济论坛等大型活动期间,曼哈顿部分区域封街或者部分车道禁止通行。
交通拥堵是全世界所有大城市的通病,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殊地理环境和管理办法。纽约市治理交通拥堵的实践表明,发展公共交通,减少道路车辆,同时以调查为基础,对症下药,采取切实可行的疏导措施,就有可能解决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