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修(左一)在森林公园人工湖上使用水上双人自行车。乔磊 摄。
武侠小说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门“水上漂”的轻功。能在水上如履平地、自由驰骋也一直是普通人的梦想。昨日,我市79岁的李正修老人骑着自己发明制造的“水上双人自行车”在森林公园东区湖面上悠闲地“骑”游,引起不少市民关注,一些人还有幸体验了一把“水上漂”的惬意。
骑行20分钟,面不改色
昨日上午10时许,在森林公园东区湖面上,多了一个奇特的“船”,它外表虽像船,却又不用桨。只见,一位老者和一位中年男士并排着,各自骑在座椅上卖力蹬踏,双手掌控着各自的两个把手,就像两人在陆地上骑双人自行车一样。这个“船”在两人一次次的蹬踏、转弯下,前进、变向,随心所欲地游走,引来岸边众人围观。
在湖面上遛了20多分钟后,老人驾驶着这个“船”缓缓停靠在岸边。上岸后的老人面不改色、气不长喘。看得出,20分钟看似卖力的蹬踏,其实对他来说很轻松。这个老者就是重机退休工程师、79岁的太原市民李正修。
平稳、环保、动力大
“这是我研制出来的水上自行车!”李正修老人一脸自豪地介绍起自己的这个宝贝来。这个长3.3米、宽2.1米、高1.85米的“大家伙”,最底部是三个密封的圆柱型浮体,两密封浮体间相连的,是常见的自行车主体支架:有座椅、把手、脚踏等,人骑在座椅上,通过蹬踏,由滑动的齿轮传输链条带动水上自行车后面的两个叶轮推进器。每个叶轮推进器由3个螺旋状的铝片构成,通过它们的转动,起到“船桨”的作用,带动水上自行车前行。
如何掌控方向?在水上自行车的尾部有一个舵,车把的转动轴与它相连,因此只要调控车把,想往哪个方向,就可往哪个方向。
“车的传输链条是找的摩托车齿轮,上方的白铁皮是捡来的废品……”李老说,为了节约经费,这辆水上自行车的有些部分用了废旧材料。
如果途中发生了状况怎么解决?李正修笑着说:“这可以放心,整个车可承重300斤,坐两个壮汉完全没问题。”李正修很有信心地说,这辆水上自行车的拨水轮叶片是铝制的,不会生锈,而且有角度,比普通的拨水轮动力强。
自己动手,获得专利
说起研发水上自行车的原因,李正修老人告诉记者,2010年夏天,他和老伴在海南度假时,在海边看到有人出租水上自行车。“两个大帆布吹起来的筒子,上面安装个座位和脚踏板,那么简陋的东西,既不美观也不安全,租20分钟就要收120块钱,太贵了!”李正修说,他退休前是太原重机厂的工程师,专门负责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当时我就想,这东西我也可以做出来,肯定比它好。”
回到太原后,他便开始着手准备,先到市里各个公园试乘游船、观察机动原理、绘图、选材料、购买、安装、调试……为了有个安静的工作环境,家人还为他腾出了地下室,他每天钻在里面,一待就是一天。“持续了近三个月,单人车终于做了出来,女婿帮着联系了个露天游泳池,共进行过6次水上实验。”
去年9月,他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都解决后,还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申请,并于今年2月27日拿到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搞发明,让生活很充实
“这辆双人车是在单人车的基础上,经过增加 PVC 材质漂浮体的长度,更换钢片、木棍等辅助材料为铝制品,最终组合而成。”李正修说,其实这辆水上双人自行车是在他发明的水上单人自行车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改变长度和材质,是为了增加车的浮力、减轻自重。
“我发明的这些水上自行车,最大的特点是成本低,方便搬运,安装也简单。”老人说,由于使用的材料都是常见的铝片、钢板、 PVC 管、大小型号的螺丝等,造价要比市场上的低一倍,单人车造价不到2000元,双人车的造价不到3000元,更主要的是每个零部件都能拆开,运到目的地后,一个人用20多分钟就能装好。
老人说,他今年已经79岁了,身体还不错,儿女们生活条件也都挺好的,他搞发明创造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增添生活的情趣,充实晚年生活。他还说,如果这个产品能够投产,自己那部分的赢利会全部捐赠给社会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