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价比,可以说判断商品适销性的基础。先量化一下“性价比”的事,这算是俺的研究成果(随便抄袭。俺说的又不是真理,拒绝跟人辩论)。大家虽然没说出来,但还算认可吧。经过N年的观察分析,性价比的关系可以说是:价格是性能是平方根。就拿手机说事,手机替代了BP机。人们一谈起新产品,就是十全十美。这时候性能是10,当价格降到10的平方根,即3倍左右的时候,就形成了行业替代。在同一行业内,山寨干掉品牌(劣币驱逐良币),也可以从此取得证据。你拿出个山寨货价格高于知名品牌1/3的来看一看……在公司里,如果老板让你多干一倍的活,但只涨40%的工资(即工资相当于2的平方根),你也会乐得屁颠屁颠的。
这时候,定价方式就很重要了。以下就以绿野的各种线路为例来说明:
1.垄断定价法。至于造成的原因就不说了,但供应是独一无二的。爬珠峰,就属于垄断定价。一口价,爱去不去。别的家还整不了这事儿……绿野里边,这么狠的主就像还没有吧。
2.联盟定价法。集体推出同一线路,大家统一价格。此后,在一定时间内不再推广同一线路。在找到新的线路之后,再一起推广。这个,大家可以看到。优劣点就不分析了……
3. 成本加利润法。这是最常见的办法,不再分析。
4.综合比对法。这可以说是“跟随跑”,别人定多少,自己就定多少。绿野里边的一日行程,岂非全是此类?
5.倒逼成本法。这种一般用于成熟的非一日线路,在网上都可以价格。这时候的报价,就不能比中间价高。做为驴友线路,甚至得比最低价还便宜。如果你的成本高于别人的报价,除了放弃,那就没办法了。
6.赠品、折扣法。这种就像在绿野里边很是常见,如群里报名可以享受折扣,参加活动可以获得旅游三宝、保险啥的。最好的是领点免费的红牛、头巾送给大家。俺就喜欢这类的……
7.分拆重组法。一个行程中,往往涉及多个环节。一些环节的价格是透明的,另一些有内部价。通过重新组合,可以做出自己特有的报价。“总体恒大于部分之和”,此时指的应该是让客户得到的让利,以及自己的获利。必须注意一点,分开加起来以后,总和原则上不得高于报价。除非你太有名了,可以直接收取服务费。那种玩法,目前大家接受起来难度太大……
8.狙击法。这可以说是所有报价中最狠的,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打出一定的提前量。在市场机会出现前半个月左右出击,最为妥当。直接打出同行最低价,让其他人望机会兴叹。奥克斯空调,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如果在同行都出手以后再出手,那就是板砖手,而不是狙击手了。
俺是土八路,所以只写八招。一般报价,不只采用一种,而是综合运用。这些法则综合运用起来,连日本鬼子都打跑了……
特别提醒几点:
其一,内部人控制。如商业线路涉及的用车、用房、门票等,旅行社是最大的用户,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价格。因此,如何做到扬长避短,就得认真琢磨了。比如说俺发白洋淀的活动,司机和接待方都问“是您亲自带人吗?”
其二,微笑曲线。招人并不是越多越好,这需要受到各方面限制,其中最主要的是用车。大家用的比较多的是35座和55座的,由于差价的存在,这时候34人就比36人更经济。俺看到有领队招到34个人了,还在猛顶自己的贴子。觉得好玩……这就叫赔本卖吆喝!
其三,最后一分钟。还以包车为例,车费60元/人。开车时,还有5个空位。此时来了一个人,坚持说只接受40元/人的标准。接受了,等于白赚的。怎么办?如果是俺,肯定接受了……嘘!据说是这是拿超低价机票之类的绝招。
其四,人们的接受心理。还是以俺的报价为例:如果报300,那俺就是庸人;如果报298,可以说是廉价团、白菜价;如果报308,就可以说是豪华团。人们的思维,往往是卡在数字的第一位,除非后边是零。接下来,如果俺发一日的,也许会报58元/人,而不是60元/人(请勿偷招)。
其五,市场上最常见的方式是你斤斤计较,他缺斤少两。这时候,就需要在享受优惠的同时有所付出。俺接触过太多报价,洋人的报价都是:小费不含在内。如果不给现场执行者(特指当地接待人员,如果有的话)一点小费,而横加指责,结果一般不好。要知道,几块钱可以享受到许多额外的好处。回来投诉当然可以,但花的时间和精力,所值几何?先想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