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香格里拉东南面,矗立着一座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哈巴”为纳西语,意思是“金子之花朵”,她的美丽、神秘一直令佛山一群登山爱好者魂牵梦萦。去年,佛山登山队首次挑战哈巴雪山,却因为天气原因在距离山顶仅96米处遗憾折返;今年,他们再次尝试,终于得到了幸运之神的眷顾,成功登上哈巴雪山之巅!
韬光养晦筹备半年
“去年登顶的那天,风和日丽,但就是这样的好天气让覆盖在冰川上的雪融化,山顶近在咫尺却没办法上去。”说起去年5月的遗憾折返,资深驴友杨帆一声叹息。杨帆说,去年从海拔4100米的大本营到海拔5369米的山顶用了超过8小时,即使是凌晨出发到山顶也已日上中天,积雪开始融化。所以今年在路线设计上在海拔4800米处增加了C1营地,一来补充体力消耗,二来把冲顶的难度相对降低。
雪獒是佛山屈指可数的几位持有登山牌照的专业领队之一,为了这次上哈巴,他从去年11月就开始着手准备:组织策划、联系向导、改进装备……在这筹备阶段,雪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驴友论坛上“招兵买马”,李渊就是他亲眼相中的。“别看他瘦,但意志很坚强,年轻,体能很好。”雪獒称赞道。因为是“菜驴”一名,李渊在正式成为队员后,几乎是废寝忘食地学习,一个月时间上完了初级和中级登山课程,为哈巴之旅尽力做好准备。
★驴友档案:
杨帆:资深驴友,去年第一次挑战哈巴雪山时因为天气原因未能成功登顶,坚强、沉着、勇敢,担任登山队队长。
雪獒:佛山屈指可数的几位持有登山牌照专业领队之一,负责组织、技术指导和后勤,保证登山安全性和专业性。
李渊:85后理工男,玩户外登山一个月,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上高原和雪山,全队最年轻队员。
★感悟:
杨帆:第二次攀登哈巴雪山,终于成功登顶了。站在哈巴之巅,他却没有特别激动,“看着远处的梅里雪山、白马雪山,觉得还有很多很多雪山需要去。” “登顶的目的是回家。”杨帆感慨到。
李渊:每前行一步,都很艰难。短短几百米,耗费几个小时。“无论过去将来,无论贫富贵贱,只为那一刻――活在当下!我想这是对登山最好的诠释。”李渊说。
雪獒:从第一次组织佛山雪山登山队,到去年遗憾折返,再到今年成功登顶,雪獒一直在反思。雪獒说,这次登顶成功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的是天公作美,必然的是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特别是户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让登顶成功有了保证。
新队员遭遇高原反应
C1营地的难眠之夜过了绝望坡又遇悬崖
4月26日集合,27日到达哈巴村。就在全队雄心勃勃准备向雪山进发时,最年轻的队员李渊突然不停地拉肚子,测量脉搏120次/分钟,比上山前增加一倍;血氧浓度已经下降到70%,情况非常严重。
经验丰富的雪獒分析了李渊的各项生理指标后,判断其只是短暂的高原反应,过两天就能恢复。于是,第二天,队员们按原计划向从海拔2600米的哈巴村,到海拔4100米的大本营,是队员们适应海拔高度变化的过程。正如雪獒所料,到了大本营,李渊的情况慢慢好转了。
C1营地的难眠之夜
C1营地是今年佛山登山队增设的一个登顶中途驿站,位于海拔4800米处。从大本营出发,一路都是碎石板,队员们只能每人负重10斤徒步上山。
下午4点左右,原本风和日丽的营地突然起风,四周雪片随之上下飞舞,烈风呼啸而过。队员们两人一组,迅速撤入帐篷内躲避。杨帆说,风力最大时候,躺在帐篷中,风直接把帐篷顶压到腿上,估计有7、8级风以上,当时的气温估计有零下15摄氏度,白天起来后帐篷外面都挂着厚厚的冰。
过了绝望坡又遇悬崖
幸运的是,第二天天气很好。向导跟大伙儿说:“今天到达山顶的机会很大”,队员们个个精神为之一振!
从C1营地出发,经过雪线、大雪坡,队员们来到了被称为“绝望坡”的一块大石板下。“这里是一块几乎成60、70度角的大石板,因太陡峭,不少登山者都在这里放弃攀登,所以被驴友称为‘绝望坡’。”雪獒说。
好不容易攀上了绝望坡,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的月亮弯。雪獒说,之所以称为月亮弯,是因为前进方向的左手边是落差2000多米的悬崖,从远处看一片裸露的黑色石头上披着一层白白的积雪,就像一弯新月。如果一不小心差错脚,就会跌落垂直而下的深渊。
登顶后马上给妈妈打电话
天公作美,老队员们一直耿耿于怀的融雪并没发生。11点05分,杨帆和雪獒首先冲顶成功,“佛山登山队”的旗帜终于成功插上了哈巴之巅。12点30分,李渊也到了。李渊说,上到山顶马上就给妈妈打电话。奇迹的是在海拔5369米的山顶竟有信号,电话打通了,李渊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