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只要有个帐篷,处处皆是我的别墅。”阳春四月,春暖花开,携一家老小,邀三五知己,去野外露营,搭个帐篷,一起烧烤,多么有趣,多么惬意……
您知道哪些露营常识呢?本期《山野教室》将全面介绍户外露营以及紧急宿营的相关知识,包括露营地该如何选择、营地该如何规划与建设、水源如何获取以及极端环境及意外事件中如何紧急宿营等。
>露营分类
露营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特点分为房车露营、常规露营以及特殊形式露营三种。
1.房车露营
是指出游者驾驶一种被称为“房车”的特殊旅行车到野外露营,这样的车有冷暖设备和电力供应,露营者可以在房车中做饭和住宿。
2.常规露营
通常以山谷、湖畔、海边等风景优美的地方为目的地,是较为普通的露营方式。
3.特殊形式露营
在从事特殊旅行活动时的露营。比如海外远征、高山攀登、徒步探险等风险性较大、专业性较强的活动。
>选择营地需考虑的因素
1.季节及天气。
2.参加者的水平及人数。
3.营地周围的环境与配套设施。
4.配合露营目的之需要。如,特定训练、好友度假、亲子游戏、亲近自然等。
>营地选择的考虑因素重要性排序
1.安全性,即营地要远离危险。
2.营地睡眠的舒适性及餐饮、娱乐、洗涤、卫生等生活功能的便利性。
3.因地制宜选取对自然环境冲击最小之营地,身体力行坚守LNT 环保法则,尽量选择在可耐受地面以及对水源、植被最低冲击的地点宿营。
>营地选择的安全性
远离危险
1.营地勿于悬崖下、土层疏松或者非常陡峭早已被风化的坡边,防止落石、塌方、滑坡、雪崩等意外发生。
2.勿在枯木或者蜂巢下宿营。海南岛曾发生多起在椰树下宿营,椰子“瓜络蒂熟”大风一吹落下伤人的事件;户外露营穿着黄色醒目的衣衫或喷洒花粉浓味香水,在营地被胡蜂袭击的个案也时有所闻。
3.勿在山顶、大树正下方、比较孤立的平地露营。有些雷击并不总是从高处“炸”下,从侧面闪过来的“闪雷”同样可以致人死亡。
4.勿于兽道与动物觅水点露营,避免动物骚扰与伤害。长年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动物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让道和少骚扰是上上之选,也是一种户外基本品德。
5.勿于河漫滩、河流中央、河道转弯内侧、小河汇流处露营。有些河流上游有发电厂,在蓄水期间河滩宽、水流小,一旦放水后果不堪设想;河道转弯内侧, 在突发大水时容易被冲及。另外,在海(河)岸露营要注意观察潮水的冲刷痕迹,营地务必要高于水位痕迹线,并推算和留意当天潮水涨落高低位时间。
6.勿于河谷中央,谷底低洼处或者溪涧中央等处露营;上游大雨和水库放水,山洪突袭会导致集体受灾。
7.边远地区露营,须了解并遵循当地风俗习惯,务必留意治安警情。
水源补给
选择的露营地附近有水源补给非常重要。其一,可以不必背负过多无水补给,徒耗体能;其二,营地的生活用水更为便利与舒适。野外寻找水源的办法,通常主要有下面4种。
1.观察地形:由于水往低处流,因此要到地形较低的位置才能更高效地寻找到水源, 比如, 山谷、凹地等合水、集水线较低位置。但营地勿靠近溪流及水潭旁边,以免受水浸或蚊虫影响。
2.观察地层结构:观察岩壁裂缝是否有水源渗透的痕迹,外露的表层岩壁是否相对较湿润。但勿图为取水方便扎营于谷底低洼处,以免潮湿影响和落石风险。
3.观察植物的分布与生长情况:一般植物茂盛的区域,都比较潮湿且水分通常会较足,如竹子、野芭蕉等成带片状分布。有些对生长环境要求较潮湿的稀有植物,如水芹菜、山嵛、羊齿等,附近地表含水量也较丰富。
4.观察动物的足迹、航向:青蛙、水鸟、钓鱼郎鸟等活动频繁的区域附近必有水源。狮群、象群、牛群等出没之地,也可以作为水源的判断依据。
TIPS
小经验分享
若能同时满足多个条件,则找到水源补给的可能性更大。我们2010年3月去广东岩坑山,到达海拔1450米的鞍部垭口位置时,就留意到海拔高度1390米处的某块岩壁有水渗出,虽然流量很少,但证明这个山体富含水分。上到鞍部较平缓的凹地,凹地四周有几个小山包,且植被茂盛,又发现有水鸟在高处鸣叫。于是我们派出队员去找,很快就找到了水源。选择溪流、水潭、河流、涌泉等有水源补给之地扎营时需注意:
1.水源要干净、无污染,以能流动水源为佳。可观察河岸、水潭边的动植物生长情况。若植物生长茂盛,水里有小鱼、青蛙游动,基本水源都无大问题。
若不能确定是否为饮用水源,建议用手取些水,用鼻子闻下是否有异味;还可涂些在嘴唇或者皮肤较柔嫩、较敏感的部位,等30分钟后,看看是否会有发痒等不舒服症状。对于河岸、水边倒有动物尸体或者生长的植物倒伏枯萎、散发出异味的水源,务必慎用。
2.平整取水线路和取水点。选择好水源点后要寻找和平整好上上下下的取水路线,以方便取水。有时寻找好了补水点,但却没有平整好取水路线,结果在漆黑夜晚取水时发生意外。另外, 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最好分开取水,通常饮用水取水点在生活用水取水点的上游。
地面平整
营地地面应是平整、干爽、不潮湿的,选择理想地面时应注意:
1. 地面以平坦干爽较佳,勿带刺、带尖物的凹凸部。通常坡度不大于10度。
2.地质以砂砾地质渗水性强较佳。
3.排水应畅通,勿在低洼湿地和排水缓慢处露营。
4.勿在灌木林、树林、草堆、矮灌木等;各种凹凸不平点可用土、茅草、落叶等物填平。
5.不要随意移动营地石块,这会使营地不平及破坏生态平衡。
6.除非被逼选择在低洼地扎营,否则请爱护环境勿挖排水沟。
TIPS
夜晚紧急连续转移营地案例
2004年五一,我带领 24人队伍穿越神农架原始森林,突遇50年一遇的暴风雪。
黄昏前露营后,营地受到越来越强的狂风侵袭,队员热量散失飞快,生火煮食与取暖非常困难。我开始巡营察看,想选择背风处扎营生火,以及寻找更为安全的逃生路线,最终我幸运地找到了这样的地方,命令大家紧急转移营地。
第一次转移后,冒大雨刚搭设好几个帐篷,营地也好不容易刚生起火来,狂风、暴雨、冰雹再次袭来,帐篷飘摇欲坠,此时人已筋疲力尽,但仍必须摸黑进行第二次营地转移。这一次的营地地面很不平整,人睡在帐篷里直往下滑,但没办法,给我们选择的机会并不多,还好此地处于一片灌木状的高山杜鹃林之后,它像一面矮墙一样成为“挡风墙”。现在想来,若没有那片高山杜鹃林,几位装备不合格的队员或许就会冻伤。
许多实例告诉我们,营地的背风背光不单是露营更舒适的问题,在天气突变情况下,营地背风往往还能避免失温,救人一命。
背风背光
1.营地背风背光是休息好的关键,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滩上,应选择背风的地方露营。
2.帐篷拉门的朝向应为背风,便于保暖。
3.若是一处需居住两天以上的营地,应选择背阴处扎营:选位注意避免东边日照――早上睡懒觉可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4.若在大树下及山的北面,最好是早照太阳,而不是夕照太阳,这样,若白天休息,帐内就不会太闷热;
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
1.交通:交通利便,附近有村落较好,近村的同时必定近路,如有意外方便营地的转移与求救,但须离开民居及马路,避免骚扰和被车撞到。
2.治安:营地附近有求救之地或设备(如村落及电话),勿过于偏远。
3.动物:避免在大型动物活动范围内露营。
>营地规划与建设
按照功能可将营地划分为四大区域:帐篷露营区、用火就餐和公共娱乐区、取水用水区和卫生排泄区。
营地规划原则
1.营地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帐篷露营区睡眠的舒适性以及生活功能的便利性,以各功能区之间干扰小为佳。
2.帐篷宿营区通常处于最上风位置,且营地地面最为平整;其次为用火就餐区,该区应在帐篷区下风处,并与帐篷区保持适当距离,以防火星烧毁帐篷;公共娱乐区应处于用火就餐区下风位置;处于下下风位置的是卫生排泄区,并与其他区域保持相当的距离,这样可以避免排泄时营地“香味四溢”;取水用水区应在溪流及其河流上分别上下两段,上段为食用饮水区,下段为生活用水区。
3.若营地面积较小,可把公共娱乐区与用火就餐区合并。
1.帐篷露营区
&f 所有帐篷应是一个朝向,即帐篷门都向一个方向开、并排有序地布置;寒冷环境宿营帐篷口要背风,闷热环境宿营帐篷口可以适当调整帐篷口迎风方向,增加舒适性。
&f 帐篷之间应保持不少于1米的间距,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尽量不系帐篷的抗风绳,以免绊倒人。刮风或固定不牢时除外。
&f 山野露营有可能遇到威胁性动物或不法分子的攻击,若大型动物活动痕迹明显,建议增加设置警戒线(沟)。
&f 阴暗、潮湿等环境宿营,可能受到蚂蝗、火蚂蚁、毒蛇、老鼠等动物骚扰与伤害,可在帐篷区外用石灰、焦油、雄黄粉等刺激性物质围帐篷区洒一圈,可防止蛇等爬行动物侵入。
2.用火就餐区和公共娱乐区
一般在一起或是相近的地方。这一区域要与帐篷区有一定的距离。
&f 在生火煮饭前,要把放置GAS炉具炊具的地面平整稳妥,以免烫(烧)伤。建议勿挖灶、建灶、捡拾柴草生火煮食。特殊情况需捡拾柴火煮食,拾来的柴火应放在该区域之外。生火前清理不少于2平方米范围,建议旁边备好一桶水或者泥土,必要时及时将火熄灭。
&f 由于地气对人体有害,特别是潮湿寒冷的环境容易得风湿病,就餐或就座娱乐时,建议用睡垫或气枕头当坐垫,怕脏可套一个塑料袋或者雨衣布。
&f 就餐时,应在天黑前把头灯等照明用具预先准备好。
&f 该区域附近的危险地带,建议提前划定活动范围或拉上保护线,以免走动或玩游戏时发生意外。
3.取水用水区
&f 一般在水源处。若是流水,盥洗水与食用水建议分为两处,食用水在上游,盥洗生活用水在下游;若是湖水, 出于卫生,同样要分开,且两种取水处应距离10米以上。
&f 黑夜取水建议二人同行,并分别准备好接水桶及盛水器具。清理餐具油污或食物残渣时,不可直接在水源内进行,须取水上来,然后再远离补水点进行清洗,必要时甚至挖坑填埋。出于对环境的最低冲击以及踏过无痕的环保要求,营地建议离水源不少于60米。
4.卫生排泄区
无论是住宿一晚或者多晚的营地,都必须指定团队的排泄区。建议在距离水源、营地、成熟的步道60米以外,挖深20至30厘米的“猫洞”大小解,并须在撤营前对“猫洞”加以掩埋和进行适当伪装。挖(建)临时厕所应在树木较密之地。严禁在非卫生排泄区大小解。
小经验分享
◆新手尽量选择路线短、营地条件成熟的地方,以积累经验,循序渐进地发现营地生活中哪些是需要完善的地方(装备、时间等)。
◆营地建设是一个讲究团队合作的大工程,每人都应贡献力量。建营前领队应集中说明营地安全范围。
◆打开帐篷包装袋取物品时,应特别注意,谨防大风把配件和包装袋吹走。
◆进出帐篷拉链要快速开闭,不要开着门坐在帐口聊天,以免夜间蚊虫进入帐内影响休息。
◆营地建好后,建议团队要熟悉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路线,约定好紧急撤营的哨声或者鸣号,以及紧急撤营重新集合的地点与位置。
◆进入帐篷休息时,鞋子应放在帐篷帐幕里,以防露水湿鞋;鞋尖朝外,利于紧急情况下快速穿上逃生;
◆除睡袋防潮垫等物品外,其他非露营必要的物品应摆放在外帐檐内,注意避免露(雾)水打湿。
◆建议按照团队统一安排的作息时间休息与值守,休息时间内不要在营区地大声交谈或嬉闹,特别是营地附近有其他队伍同时宿营尤须注意;就寝及停止一切活动,让营地回归山林,勿把城市生活搬至野外,才是我们野外露营的追求。
◆睡前把头灯和匕首等刀具放在身边,若晚上有意外发生,可以第一时间带上头灯握着匕首冲出帐外逃生。如需值夜,建议将同帐篷人员安排在一起,需叫醒同伴替换值夜时,应在帐外轻唤醒队友,以防队友迷糊之中做出非常之举。
◆能力较弱的队友安排在帐篷中心区休息;恶劣情况下,建议安排人员“混帐”互相照应;如有需要离开营地或上厕所,最好二人同行:近年国内很多地方都举办过“露营大会”,因营帐篷太多,常有夜晚外出如厕的人回来后分不清哪个才是自己的“蜗居”。
◆睡前应熄灭不必要的火种,GAS气罐和炉具要取下分开,以防火灾和燃气中毒;食物要安全放置,以免引来野生动物光临。恶劣环境下若需在帐篷里或者外帐幕下煮食,务必保持通风,注意预防火烧帐篷和二氧化碳中毒。
◆暴雨前应检查营柱及营绳是否稳固;下雨时应减少进出帐篷及用手触摸帐幕,以免渗水;湿衣鞋袜,应放在外帐幕下,并用胶袋装好。
>紧急宿营与建立庇护所
当有成员受伤、荒野迷途、意外受困、天黑前未到计划线路的营地或遇强风及暴雨,此时应果断决策,呆在原地就地紧急宿营。若有帐篷等物品,建议因地制宜搭设帐篷,没有就穿上保暖御寒衣物,寻找庇护所休息。
紧急宿营时建议将背包垫在底下坐着,紧急宿营主要问题就是防寒、防露水、防蚊虫蛇蚁等的侵袭。
防寒:可以采用“户外三层保暖衣着”办法,同时戴上毛线帽和头(颈)巾及手套。休息时及时补充高热量的紧急粮;另外需寻找合适庇护所,如有救生毯及时
套上,还可充分利用救生毯的银色面反射热量进行保温。
防止露(雾)水潮湿:建议穿上雨衣(冲锋衣裤),安全情况下燃起长效过夜火,连夜烧些“狼烟”,可减少霜降和露水。
防止蚊虫蛇蚁的侵袭:喷洒防蚊水的同时,建议在树上架起几根横木宿营,防止地面爬行类动物的侵袭。
临时庇护所的分类及搭建方法主要有:
1.山地溶洞:山地环境下常可见到各种形态山洞,旱洞、水洞、穿山洞等, 溶洞是既安全又方便, 是温暖、避风避雨的好地方, 但进洞前应注意洞穴的通风、水情,不要住得太深,并小心动物的袭扰。
2.山岩深凹:寻找山岩比较深凹的部位,可适当垫上干草或者干枝树叶,凹入部位可捡些小树枝搭上,进行简易防风处理。
3.断木与大树:可以利用断木的树叶做隐蔽,中间的树干稍修整为庇护所。寻找两棵间距合适的大树,利用树杈在合适的高度架设一根横木,然后拾拣些带叶树
枝, 在横木和地面之间搭设起来,根据当时的环境和情况调整需要的角度,中间的夹角内就是一个庇护所。
4.大帐布:大帐布在山野户外用途广泛。可以快速制作软担架搬运伤员紧急下撤;若野外有队员中暑或者失温,可快速建立急救营地让伤者尽快脱离高温或低恶劣环境;若在天黑前不能到达预计营地、浓雾中迷路或脱离团队,可利用大帐布快速搭建庇身所,度过危机,静待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