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民族村景点里,一位城里女孩捂着脸,反复尖叫:“蜻蜓!蜻蜓!”王渝在20米开外就听到了叫声,她来到女孩身边说:“别怕,它不咬人。”
昨天在上海动物园举行的“拯救‘自然缺失症’研讨会”上,云南在地自然教育中心主任王渝说出这样一段亲身经历,“现在孩子对大自然知道的可能更多,但接触得却越来越少”。会上披露的“城市中的孩子与自然亲密度调研”问卷结果显示:高达51.42%的孩子从不或极少在节假日去公园游玩或参与其它户外活动。专家呼吁,不要让今天的“宅娃”变成明天的“宅男宅女”。
年龄越大,孩子越“宅”
作为全球绿色资助基金项目协调人的闫保华说,不可否认,今天孩子身边的“自然”相比父辈、祖辈缺失了不少。这不仅仅是由于城市化,空气与水体污染、家长忙碌、学习负担繁重、电子产品依赖、安全事故防范等因素,也都成为孩子与自然之间的壁垒。王渝认为,城市缺的不完全是自然,缺的是儿童、青少年、成年人与自然发生互动关系的过程。
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主任李冰介绍,在这次基于全国20省市的1307份有效问卷中,只有14.08%的孩子每周户外活动时间多于7小时,也就是日均达到1小时以上;同时,有40.78%的孩子每周花在看电视、上网、玩各种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6小时。调研发现,孩子们户外活动时间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减少,每周超过7小时的比例,从0到4岁时的50%,降至13到18岁时的13.05%。
离自然越远,离疾病越近
尽管“自然缺失症”还不是一个医学术语,但它确实有一些“症状”。闫保华表示,自然缺失症可能导致儿童肥胖症、糖尿病、注意力障碍、抑郁症、视力退化、交流困难、阅读能力下降等。
然而,专家认为更可怕的是自然缺失症的“并发症”。随着贴近自然的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孩子不是变得更加渴求走出房门,而是对户外活动逐渐失去兴趣。这次“自然亲密度”调研也表明,每周户外活动时间少于3小时的孩子组别,对户外活动的兴趣度也是各组别中最低的,其中7.57%“对户外活动不感兴趣,很不情愿参加,注意力不集中”,同时还有相同比例的孩子“希望户外活动快点结束,可以早点回家玩电脑”。王渝说,自然缺失症的极端可能是“自然恐惧症”。这样的孩子在自然中不愿也不会玩耍,对自然现象无兴趣、自然感官不灵敏、对自然环境适应力降低,“在自然中不再开心而是害怕”。
帮助孩子“回归自然”
李冰透露,在这次调研中,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有55.85%的孩子愿意去主题公园、游乐园、展览馆等,只有24.41%愿意去郊野、林地、湿地、山林等,愿意去安全舒适的星级宾馆度假村的孩子占近一成。
专家表示,重建孩子与自然的关系,关键还在于成人。事实上,大城市不同程度“去自然化”后,自然缺失症同样或多或少发生在家长与教师身上。对于家长,可以从饮食开始,带着孩子去菜场而不是超市买菜,甚至去直接采摘;也可以从事阳台种植,与孩子一起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过程;当然,最好是周末踏青野营,选择更荒野的环境旅行。对于学校,除了把孩子带去户外,也可以把自然带进教室。
一本《林间最后的小孩》在研讨者中引发共鸣,这部美国记者兼儿童权益倡导者理查德・洛夫的著作被当地媒体评为 “可以与 《寂静的春天》相媲美”。书中这样写道:“在我们的家庭生活和学校,在我们生活的所有环境中,我们可以马上鼓励儿童与自然的重新结合。但是从长远来看,除非我们改变文化模式并重建环境,不然我们和自然的鸿沟将愈来愈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