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体质为什么有差异
影响人体质差异的因素很多,营养、教育、体育锻炼、卫生保健等都会影响人的体质,但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三大类,即遗传因素(先天)、生态因素(或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生态因素和自身因素是后天的,而自身因素又是自己控制的。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出生后人体质好坏在于自己。WHO曾宣布,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
环境 让人从头到脚发生了改变
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会导致生物的适应性进化,引起形态、机能、代谢、免疫、疾病易感性、体成分及体能的变化。从猿到人的进化就是生存环境变化引起的生态适应进化的结果。由于当时地球气候干燥,森林面积减小,人类不得不从树上下到地上生活,使颈椎、腰椎数变少,躯干紧凑,肢体变长。脊柱出现四个生理弯曲等适应性变化。在热带,头发呈螺旋状,有利于防热,保护脑;而在寒带,高鼻梁,狭鼻腔有利于加温冷空气。在北极生活的人,呈圆桶形胸廓,骨骼腔大,适应缺氧,可提高造血能力。宽的口裂、唇黏膜延展面大、窄而高的头型,这些都有利于加速水分的蒸发,适应于强烈的日射环境,利于热带生活。鼻大且明显突出,有利于生活在空气稀薄地区,鼻孔的截面积变大,鼻腔容积增大后可起到温室作用,以适应低温环境。风沙大、雪地环境造就了眼睛皱褶的形成。
文化 让疾病谱慢慢发生变化
文化也是人类对环境的一种社会生态适应,人类用文化适应环境,也用文化改造环境。从农耕时代的农业文明(亦称黄色文明),到工业时代的黑色文明,以至于今天,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出现了绿色文明。这三种文明对人的差异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最简单的人口数量增加、密度加大,到生长发育、疾病谱变化和寿命延长,都与生态变化有关(表5、6、7)。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可能是文化和/或生态原因所致,而不是因生物学的差异引起的。
体质 好坏可由人自己决定
体质是动态的、可变的、可调的。体质即可向好的方面转化,也可以向坏的方面转化。究竟向何方向转化,取决于自己。过量服用激素,滥用抗生素,不当的保健品,不吃早餐,偏食,食物过甜、咸、腻,依赖空调,久坐工作,不离电脑,长久搓麻,不锻炼身体,心理不健康等,久而久之都会导致体质下降,引发颈椎病、代谢紊乱、神经功能失调等。
人们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方式在不同社会是不同的。从古到今,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古代社会、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变迁引起健康观、疾病谱、死亡谱的变化。由于各种原因,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的是健康的,有的是不健康的,经过长期积累就产生了不同的体质。有好的生活方式,自然就健康,体质就好;反之,就生病,体质下降。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体质好坏主要由自己决定。体质与健康互为因果,健壮的体质抵抗力强,少得或不得病,相反亦然。
在现代社会中,高速发展的生产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生活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在这种生活方式下,物质生活的丰富、便利、满足和欣悦,新的价值观念,较强的消费意识,生活节奏加快、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人际关系紧张、心理压力增大,导致出现了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不合理(大量饮酒、高糖、高脂、高盐、精食等),缺乏体育运动,心理紧张与压力,人际关系不和谐,孤单生活、不交往,嗜赌,药成瘾(吸烟、吸毒等),不正当的性行为,不良卫生习惯等引发了一系列生活方式疾病。20世纪50年代,死于生活方式疾病的人占24%;90年代末,死于生活方式疾病的人占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