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瓦人新年举行叼羊比赛
2013年的藏历新年只比农历晚了一天。藏历新年和藏族人的宗教信仰与牧区文化紧密相连,因此在节日的屋内摆饰与过年饮食和风俗活动方面都有敬神祈福的文化意义。而在多个少数民族聚局的新疆,春天的节日也呈现出了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态:图瓦人既过农历春节,也庆祝有民族特色的麦德尔节;塔吉克族把播种的开始当成一场仪式文化保留了下来;对于哈萨克族人来说,则是他们心中辞旧迎新的新年伊始。
■ 推荐
藏历新年 敬神祈福藏味浓郁
推荐人:旦增西绕,拉萨老城区人
今年的2月11日是藏历水蛇年正月初一,也就是藏历新年。藏族人家里过年会供羊头,以前是真的羊头,而现在则是羊头工艺品,寓意来年牧业丰收。
换香布也是藏历新年的一个习俗,藏语“香布”是一种颜色鲜艳丰富的布条,房门前、房梁上、窗前都会挂香布,寓意吉祥。
年夜饭“古突”真正拉开了新年的序幕,“古突”是由九种作料加工而成的一种面疙瘩,在藏历的12月29日,全家都会在一起品尝。藏族人还会在除夕夜举行驱邪消灾的仪式,人们把糌粑捏成团放在破旧的陶器中,放在十字路口用火烧尽。
藏历新年初一和农历新年不同的是,人们一般不会相互串门拜年,而是全家人在一起团聚,比如围坐一起吃人参果,喝青稞酒。妇女在这一天要起得很早,要从河边或者井里背新年的第一桶水,传说那时的水最圣洁,可以免去灾难,农村和牧区还有这样的风俗。
初一一早会煮“观颠”,是用糌粑、红糖、奶渣、青稞酒做好后给大家喝,记得我们小时候起床前家里人都会让喝一碗观颠。从初二开始,大家陆续互相拜年。初三则有敬奉“屋脊神”的仪式,人们登山屋顶插经幡,还会“煨桑”,即燃烧柏树的树枝,等到白烟烧出来后,开始抛撒糌粑,桑烟与经幡是一种组合,意味着让祝福传开。
初五,在拉萨郊区的农民会举行开犁仪式,农民们会穿上节日盛装,在耕牛额头上贴酥油图案,插彩旗,牛尾巴上也会绑上彩色的缎带,开犁仪式上,农民们会扛出一个白色的石头放在田中央,寓意保护庄稼神“金石妈妈”,希望来年丰收,也会“煨桑”,耕牛围绕白色石头耕出几条田垄。
图瓦人春节 “砸骨吸髓”过大年
推荐人:刘新海,摄影师
在新疆禾木喀纳斯村,图瓦人世居在此,他们是蒙古族的一支,春节是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而且将一样延续到正月十五。但与中原汉族更具农耕文化特色的春节不同,图瓦人的春节更多与游牧文化联系在一起。
除夕夜晚9点开始的“砸骨吸髓”意味着春节大餐的开始。图瓦人的年夜饭是在各家各户中轮流进行的。一般几户邻居约好,先到家中老人年龄最大的一家,老人居中落座,主人家将牛后腿肉连骨端上,将骨头上的肉削下大家分享,直至剩一个大棒子。这时主人拿出一白布条,拴在骨头中间,一番祝福身体健康、牛肥马壮的祝词之后,将骨头置于剁肉的树桩,纵向劈开骨头,大家依次手捧骨头,吸食骨髓,不过更多的是将嘴唇象征性地碰一碰。砸骨吸髓的仪式后,大家接着再品尝主妇的手艺,喝酒吃肉,然后再到另一家举行砸骨吸髓仪式。
初一,牧民便开始祭敖包的仪式;初二,牧民来喀纳斯冰湖上,举行赛马等游牧民族特有的群体活动。
■ 其他节日
麦德尔节
民族:蒙古族图瓦人
时间:正月十五
自古以来蒙古族就把每年的正月十五作为麦德尔佛诞辰,视为吉祥之日举行庆典活动。
麦德尔节过去是在喇嘛庙中由喇嘛主持举行盛大的祭祀集会,现在一般由各级地方政府或者民间组织举行,已成为展示蒙古族传统歌舞与现代生活的大集会。
纳吾热孜节
民族:哈萨克族
时间:春分
纳吾热孜节是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作“撒拉哈特曼节”。哈萨克人把农历春分(阳历3月22日前后)作为元旦,用的是他们自己的十二生肖纪年法。他们认为,春分昼夜相等,是“交岁”的一天。节日宴席最主要的是由水、大米、小米、盐、肉、面、奶疙瘩等制作的粥状的“纳吾热孜饭”,还会喝麦子粥,由连骨肉、小麦片、枣、杏干、葡萄干、酸奶、食盐、水组成。
引水节、播种节
民族:塔吉克族
时间:每年春播前一天
引水节和播种节,是迎接春天的农事节日。春播前,塔吉克族人开凿冰面,将河水引向下游,因为破冰引水不能一人完成,需要集体协力。引水节过后立即就是播种节,播种仪式上,塔吉克人将饲料捏成“耕牛”和“犁具”形状,给牛喂食,再将面粉撒在牛头上,随后开始翻地,由有经验的老农象征性地撒种,人们围在周围,将衣襟撩起,让种子落入自己的怀中。据说谁的衣襟中落的种子最多,谁家的庄稼最丰收。